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生态式儿童音乐教育基于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教师教育课堂

封面

作者:牛晓牧

页数:458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5330551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牛晓牧主编的《生态式儿童音乐教育》介绍了当今艺术教育领域的发展概貌,并通过博物馆的课堂情景创设,呈现了从多领域来建构音乐课堂的思路和意义。本书的开头部分及绪论部分介绍了“我们的儿童教育观”,例举了九个不同的视角,并通过博物馆的课堂情景来呈现。这样有利于拓宽读者的学习思路,在博物馆文化和读者的想象力之间建立桥梁,可以想象书中的九个视角是博物馆的若干展区或九个博物馆。本书中每个章节的立意、结构、选材都立足于儿童音乐教育的多样环境,每个章节的研修主题都考虑到如何从教师、学生、内容、方法、技术、环境等方面对儿童艺术教育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简介

  牛晓牧,女,多次参加国际音乐教育体系的学习和交流活动(如奥尔夫;科达依;达尔克劳斯等),2003—2004年曾应邀去香港教育学院和香港大学访学交流。曾参与国家重大课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九年义务制艺术课程标准》的研制和教材编写并担任核心成员,参与编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九年义务制艺术课程教师指导手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课程教师研修手册艺术卷》,编写和出版艺术教材3套。

本书特色

当今方兴未艾的综合艺术教育或生态式艺术教育……不仅注重各门艺术之间的对话、交叉和贯通,还注重艺术精神向其他学科的渗透。……实施综合艺术教育,我国是最有优势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艺术教育传统,完善和发展综合艺术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人才,正是开发这一套《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的宗旨。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节 理解生态式儿童艺术教育
第二节 学习内容与方式
自学指导

第一章 音乐教育的生态性
第一节 变革中的音乐教学
第二节 音乐教育者职业成长之路
第三节 基于艺术的音乐教育
自学指导

第二章 音乐教育思想——作为生态思想史的课堂探寻
第一节 中国与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史概述
第二节 音乐教育观的课堂审美阐释
第三节 课堂生态中角色转换的时空体验
自学指导

第三章 范式视野与儿童音乐教学的el=态方法
第一节 美学范式、课程范式、课程流派
第二节 作为生态范式的儿童音乐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

第四章 音乐教育课程生态的多元性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上有代表性的音乐课程流派
第三节 美国儿童音乐教育课程模式
第四节 中国的综合艺术课——教育改革的新动向
自学指导

第五章 媒介生态下的儿童音乐教学
第一节 接受理论与音乐教育
第二节 音乐与儿童电视艺术
第三节 儿童戏剧的影视资源
自学指导

第六章 儿童音乐教学设计与评价的生态之维度
第一节 课程设计与音乐教学设计
第二节 音乐教学评价
第三节 作为从文本课程向体验课程转换的教学评价
自学指导

第七章 儿童音乐学习生态与审美解析
第一节 从通感到综合音乐感
第二节 儿童的综合音乐感的培养
第三节 儿童审美心理学
自学指导

第八章 理解生态式儿童音乐教育研究的多学科性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多学科概说
第二节 人文学科视角中的音乐教育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社会科学视角中的音乐教育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自然科学研究与音乐教育
第五节 音乐教育研究的具体方法
第六节 音乐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第七节 学生作为研究者
自学指导

节选

  5.信息时代的文化特质决定着人们对这一时代“知识”的界定。“知识”作为任何一个时代的教育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始终决定着人类教育行为理性思考,也是课程实施的依据。也就是说人们对知识的内涵、外延等等本质的认识,决定着人们对教育功能的确立和价值的表达,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及教学过程。那么如何界定这个时代的知识呢?正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网络信息、数字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之类的词。这些词都是以网络化的、动态的、感性的、共享的形态呈现出来的,这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至今“知识”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情感及文化教育息息相关的信息团。由此可见我们教育中的知识,必将向不确定的、过程的、可感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的艺术化形态转化。感受、创意、表现、分析等等,这些均为知识的特征。  6.教育的知识创新来自教育文化建构,因为艺术是文化之母,教育文化的创新与艺术息息相关。由于教育创新的动力来自教育人的想象力、激情和教育组织的创造力,于是这一时代必将倡导赋有创意、整合能力的艺术化的教育。这样普遍意义上的教学都将成艺术,而音乐教学作为重要的有机体,它的创新性便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知识的存在方式是以纸制的音乐教材为“宝典”,由此形成以学科知识为内容的积累式学习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结构。当今“知识”形态的演化,使得作为学习活动中的知识成为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学习演化成师生、内容、技术、环境之间互动的时空结构,这是一个具有生态结构的综合艺术。显然,音乐教学的本质由此发生了变化,音乐教学应该是通往智慧之旅的艺术。  每组阅读故事做了有创意的表演,如,学员们通过不同的组合创编了多种旋律。非音乐学科的老师,在同伴互助下也解决了音乐节奏感和音准问题。在此基础上,学员们通过共同研修《艺术课程标准》《幼儿因指导纲要》,对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育的生态性做了如下总结:  儿童音乐教育的生态性具有关联性、系统性、主题性、艺术性和现实性等特点,表现在:  关联性:它通过“文化”“生活”“情感”“科技”领域构建了艺术教育课程的体系,成为教师设计艺术领域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相联系的参照体系。从课程主线的内容上看,艺术领域课程标准表现出生成性的特征犹如一个生态圈,支撑着教师以儿童的学习方式为基础,在丰富自身素养的同时与儿童的学习共同成长。内部生态体现在覆盖了艺术学科和教育学科、人文学科的知识,外部生态体现在融合了多种学科领域的知识。  系统性:知识性和整合性。艺术领域课程显示出具体的知识目标特征,并且建构了一个具体的整体的知识范畴指标,易于教师把握艺术领域课程的具体目的,评估儿童的发展水平。艺术领域课程的整体性的特征,不仅从纵向对儿童提出了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要求,而且还从横向对儿童提出了历史、社会、文化、科技等教育理想的延伸促进了艺术课程内容纵向和横向的发展。  主题性、艺术性和现实性:从主题涉及的范围上看,艺术领域课程标准体现出人文性的特征。课程标准分别以儿童、家庭、学校、社区的角度,进行主题设计,促使教师站在儿童的立场上采用易于儿童接受的形式,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从主题蕴藏的价值上看,课程体现出实用性。每条主线都围绕着儿童的现实生活,列举了极具教育意义的各种主题,这既有助于教师了解哪些主题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生活,有利于教师的教育内容有合理的依据,使得儿童在探究人类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的游戏中,理解幸福生活的意义。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艺术教育前沿论丛生态式儿童音乐教育基于博物馆艺术资源参与下的教师教育课堂》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