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区参与森林管理

封面

作者:刘金龙

页数:266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38480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社区参与森林管理:甘肃小陇山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区参与研究》旨在系统总结我国社区参与的历史沿革,阐述和构筑社区参与天然林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的理论框架和国内外的实践,通过甘肃小陇山林区的案例分析,为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区对社区及社区发展的影响,可能的社区参与途径、方法,以及促进社区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提供政策建议。《社区参与森林管理:甘肃小陇山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区参与研究》分上、中、下三部分,最一部分包括一至六章,系统整理了社区参与的理论框架,总结我国社区参与的历史沿革,分析和整理社区参与森林管理国内外的实践,并分析了我国参与式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对策。第二部分从第七章至第十章以甘肃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为对象,研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国有林场和社区群众的影响,分析农村社区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方式,现存的制度障碍,寻求社区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形式及促使社区转型的制度设计。第三部分为包括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及后记,为研究结论、感想和对天然林保护管理工程的建议。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社区参与的理论研究概要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社区参与式发展的理论回眸
第三节 当代发展思潮简评
第四节 具有外部效益的自然资源管理政策失灵和市场失灵
第五节 社区参与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第六节 可持续发展
第七节 现代技术与乡土知识
第八节 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复杂性、不确定性和冲突

第二章 我国社区参与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节 我国古代社区参与思想的萌芽
第二节 我国近代社区参与思想的雏形
第三节 我国现代社区参与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四节 我国社区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三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社区参与的比较
第一节 起源与认识
第二节 社区参与的理解
第三节 社区参与机制、方法和工具
第四节 社区参与的限制因素
第五节 社区参与发展的主要领域
第六节 社区参与发展效果的评价

第四章 参与式林业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国际林业的热点变化
第三节 参与式林业的特点
第四节 我国参与式林业的简要回顾
第五节 参与式林业在我国的展望

第五章 国际参与式林业发展的经验
第一节 印度和尼泊尔参与式林业的实践
第二节 当地人民对森林产品和土地的使用及权利
第三节 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管理组织
第四节 森林资源的多目标管理
第五节 机构变化与新的合作关系

第六章 我国参与式林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对策
第一节 社区参与森林管理主要制约性因素分析
第二节 促进社区参与森林管理的手段

第七章 田野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 社区参与天然林资源管理工程的重要性
第二节 小陇山林区的基本情况介绍
第三节 田野研究的方法

第八章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国有林业局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前的森林管理体制
第二节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林业企业的总体影响
第三节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不同类型林场的影响
第四节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林业局的主要变化
第五节 国有林场面临以促进社区转型为主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
第六节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国有林场社区影响的评价

第九章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小陇山林区农村社区与群众的影响
第一节 样本农户描述和比较
第二节 农作系统分析
第三节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农村社区的影响
第四节 农户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看法
第五节 农村社区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的替代生计活动

第十章 小陇山林区社区参与森林管理的制度障碍
第十一章 社区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可能途径和对国有林业的政策启示
第十二章 结论和建议
附件 调查案例林场和案例村的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社区参与森林管理:甘肃小陇山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社区参与研究》:  一、天然林更新  在许多亚洲国家,注意力正转向天然林管理,把这当作既可以提高生产力又可以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天然林管理是在森林自然生长过程中提高森林生产力的方法,不同于依赖人工造林的方法。由于这些方法不依赖大规模昂贵的外部投入,它们是最适于以社区为基础的森林管理工作。另外,由于森林具有天然的多样性,以天然林为基础的管理模式提高了不同林区林业活动的多样性,促进了多种林产品的生产。  二、非木质林产品  非木质林产品可以增加林区居民创收活动的范围,避免森林采伐引起的生态成本。非木质林产品包括既能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又具有市场价值的一系列产品,如食物、饲料、橡胶、树脂油料种子、药用植物、建筑材料和手工艺品。与以采伐木材为主的采伐方式相比,许多非木质林产品的收获活动对森林的破坏程度较轻,而且收获产品后的森林在一年内就能得到更新。另外,以非木质林产品为基础的活动通常规模较小,从事者通常是家庭和妇女,所涉及的产品种类较多,可以在淡季增加收入,技术简单,适合于低收人和社会地位较低的人。  非木质林产品还可以通过小规模加工成为部分社区群众收入来源。增值加工可以明显提高来自林产品的收入,而减轻对林产品采集的直接依赖;例如在菲律宾,菲律宾社会进步商行已经开展了一个项目,为旱地农民提供财政援助,开展产品加工培训以及分析藤条的市场机遇。农民组织PAKISAMA正在与菲律宾南部的可可果雇农一起开发床垫填料、室内装璜材料、防土壤侵蚀草席和纤维板。在西孟加拉邦,妇女发展研究中心(CWDS)已经协助建立了一个农村妇女协会网络,这些妇女协会参加了大量以森林为基础或以流域为基础的创收活动。CWDS的第一个研究小组是从申请几公顷贫瘠的桑树人工林地开始,发展成有活力的养蚕项目。随着森林联合管理项目的出现,妇女协会的成员和森林保护委员会希望在当前经营的森林中能够找到更多的创收机会。CWDS已经开始扩大此项目,而且正在引入几个中间加工环节,以便在当地实现产品增值。CWDS研究小组目前正在用简单的机器把娑罗双的叶加工成盘子。  森林多目标利用管理对林业活动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有深远影响。它要求工业用户、林务员和本地社区用户等所有与森林利用有关的社会团体给予配合和让步。工业用户和他们的供应商必须在社区林地和私有林地以外的其他林地上寻找更多的林产品来源。如果林产品加工和销售的任务移交给社区组织,则需要有新的销售链,这将对现有的林产品流通中介入构成威胁。为了生产多样的林产品,林务员们只好降低一些珍贵树种产量。为了配合月度的、季度的、年度的、阶段性的,以及长期和短期的周期性林产品生产,他们必须在林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中改变营林工作的时间水准。另外,林务员可能还需要在有关林产品销售和收益的管理权问题上转变观念,创造性地思考如何促进社区群众在森林管理、林产品收获、加工和销售等环节中的参与。本地社区用户则必须自觉参加和配合较正规的森林管理活动,减少自由放牧、乱砍滥砍和商业性非法收集薪材等传统行为,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区参与森林管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8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