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社区参与在路上

封面

作者:李雪萍

页数:28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234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社区参与,认为社区是安全和福利场所、基层治理单元、居民互动场域。从社会治理理论以及公共行政到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流变可以为社区参与研究提供有效视角,居民参与和社区发展是相契合的,个体、群体、组织具有不同的参与动机。社区参与主体须建构三维角色结构,社区参与的方式、程度有异,因此应形塑不同的参与决策。

作者简介

李雪萍 女,四川雅安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基层社会治理研究,先后主持或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地方委托项目2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提交研究咨询报告多篇,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本书特色

李雪萍所著的《社区参与在路上》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意义,拓展了社区参与理论,并丰富了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为和谐社区建设理论、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作出了一定贡献。
社区是社会的全息缩影,社区建设的丰富与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建构。本书的出版对社区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帮助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简要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四主要观点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区参与以及概念模型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社区参与

二社区参与主体

三社区参与客体

四社区参与:主客体的联结逻辑

五社区参与结构:量与质的发展

第二节 社区参与的概念模型建构

第三节 社区是怎样的

一过去和未来:社区是安全和福利的场所

二现在:社区是基层治理单元

三一直以来到未来:社区是利益相关者直接互动的场域

四目前社区定位的个案分析

第三章 社区参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社会治理理论

一社会治理的基本理论

二我国社会治理及其创新

三社区治理理论

第二节 公共行政到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流变

一理论流变的概述

二对民众角色的认知

三对公共服务职业者的认知

四对政府以及社区治理的认知

第三节 其他相关理论

一协商民主理论

二社群主义理论

三多中心理论

四社会资本理论

第四节 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社区参与的分析框架

一框架图示

二社区参与的分析框架图示的基本内容

三社区参与的分析框架承载的社区参与内核

第五节 武汉市社区建设883行动中的社区参与

一参与主体多元化

二主体的协商与选择

第四章 社区参与促进社区发展

第一节 社区参与嵌入社区发展

一社区发展是社区参与下的福利供给实践

二社区发展经由社区参与的认知发展

第二节 社区发展与社区参与的内在契合

一社区参与契合社区发展的内容

二社区参与契合社区发展目标

三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原则之一

四社区参与是社区发展的量化指标之

第三节 社区参与发展阶段契合社区发展阶段

一从行政型社区到自治型社区

二不同类型社区的参与程度比较

第四节 社区参与增进社区能力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动机

第一节 组织的社区参与动机

一政府机构参与

二社区组织的社区参与

三驻社区单位的社区参与

第二节 个体的社区参与动机

一理性选择(利益动机)

二认同驱动(社区公共意识)

三公共精神

四规范约束

五自组织参与

第三节 不同群体的社区参与动机

一在职中青年的社区参与

二离退休人员的社区参与

三失业者和低保对象的社区参与

四党员的社区参与

第四节 社区建设项目制:社区参与动机、逻辑

一项目制

二项目的主要内容

三项目的社区化运作

四项目制可透视的社区参与动机

第六章 社区参与的三维角色结构

第一节 社区参与三维角色结构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政府的角色与职责

四供给主体间权力配置与互动越具有双向性,村民参与率越高

五公共产品分配越公平,越能激发村民参与热情

第四节 社区参与增量社区社会资本

第五节 街坊节 ——城市社区资本增量案例

一街坊节 的概况

二街坊节 增量社区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社区参与在路上》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4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