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傅谨
页数:33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0805940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是一部研究民间戏剧活动的著作,它的研究对象,只局限于浙江台州地区近二十年的民间戏班。但是它涉及到的问题远远超出了台州地区,远远超出了戏剧领域。通过经年细致的田野考察,作者揭开了中国当代社会真实可信的一角,在民间戏剧活动的描述和剖析中,折射出草根阶层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领域的强烈渴求。它为我们的文学艺术研究、文化批评以及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课题。
作者简介
傅谨,文学博士,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现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戏曲艺术》杂志主编。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培养博士生导师。
1987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美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浙江省艺术研究所、杭州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历任副研究员、副教授、研究员,2004年应聘为北京市特聘教授,调中国戏曲学院;2013年3月调南京大学文学院。
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
本书特色
该书作者傅谨博士,1991年获山东大学美学博士学位。其后先后在浙江艺术研究所、杭州大学从事研究教学,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从事中国戏剧与美学研究,已出版有专著《戏曲美学》、《感性美学》、《中国戏剧艺术论》等7部。
据了解,台州戏班现象进入作者视野,始于1993年12月台州地区在温岭举办首届民间职业剧团调演时,时在浙江省艺术研究所任职的傅谨博士,偶然间到温岭一周,看了八个戏班的表演,写了一组三篇《温岭看戏侧记》,在报上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自此,温岭民间职业剧团现象、台州戏班现象引起了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还专程到温岭拍摄了《温岭民间剧团》的专题片。从1993年开始,傅谨博士一直要对台州戏班作不间断的跟踪研究,几乎参加了1993年以来台州地区、市举办的每次民间剧团调演活动。在这长达7年半的时间内,每年在台州从事超出一周的田野考察活动,期间接触、访问了超过20个戏班的班主和数以百计的演职员,搜集了大量口头谈话记录与书面材料,并且与台州市(原为地区)以及所辖的各市、县、区相关的文化干部,尤其是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保持长期而经常性的接触。2000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则专门用20天时间,先后深入乐清市吴岙、樟北自然村和温岭市钓浜镇、石桥头镇、泽国镇等地,在温岭市青年越剧团、路桥实验越剧团等两个戏班进行更为深入的田野作业,并访问了相关人员。这本28万字的学术专著就是在以上基础上写就的。 该书作者傅谨博士,1991年获山东大学美学博士学位。其后先后在浙江艺术研究所、杭州大学从事研究教学,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从事中国戏剧与美学研究,已出版有专著《戏曲美学》、《感性美学》、《中国戏剧艺术论》等7部。
据了解,台州戏班现象进入作者视野,始于1993年12月台州地区在温岭举办首届民间职业剧团调演时,时在浙江省艺术研究所任职的傅谨博士,偶然间到温岭一周,看了八个戏班的表演,写了一组三篇《温岭看戏侧记》,在报上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自此,温岭民间职业剧团现象、台州戏班现象引起了浙江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还专程到温岭拍摄了《温岭民间剧团》的专题片。从1993年开始,傅谨博士一直要对台州戏班作不间断的跟踪研究,几乎参加了1993年以来台州地区、市举办的每次民间剧团调演活动。在这长达7年半的时间内,每年在台州从事超出一周的田野考察活动,期间接触、访问了超过20个戏班的班主和数以百计的演职员,搜集了大量口头谈话记录与书面材料,并且与台州市(原为地区)以及所辖的各市、县、区相关的文化干部,尤其是文化市场管理部门的政府工作人员保持长期而经常性的接触。2000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则专门用20天时间,先后深入乐清市吴岙、樟北自然村和温岭市钓浜镇、石桥头镇、泽国镇等地,在温岭市青年越剧团、路桥实验越剧团等两个戏班进行更为深入的田野作业,并访问了相关人员。这本28万字的学术专著就是在以上基础上写就的。
该书共分《历史与现状》、《戏班的构成与生活》、《戏班的经济运作》和《表演形式与演出剧目》四章,以一个戏剧理论家的视角,对台州戏班作了全方位的考察,客观地剖析了民间戏班的存在方式与内在构成,尽可能还原台州民间戏班的真实状态,由此揭示了民间戏班拥有的顽强生命力的文化渊源。
目录
第一章 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历史和语境
第二节 戏班的数量与布局
第三节 活动季节与场所
第四节 文化部门的管理
第二章 戏班的构成与生活
第一节 戏班规模
第二节 班主
第三节 戏班里的生活
第四节 演职员的来源及流动
第三章 戏班的经济运作
第一节 戏路与戏价
第二节 放戏和写戏
第三节 演职员的收入与开支
第四章 表演形式与演出剧目
第一节 戏单
第二节 路头戏
第三节 剧本戏
第四节 附加的剧、节目
后记
再版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