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韦桂宁,林余霖编著
页数:3册(422页)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520575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药、药膳精华与现代人的养生保健生活紧紧结合起来, 内容包括: 食疗与药膳的认知、药膳与食疗的误区、日常饮食中宜多吃的食物、日常饮食中的食物应忌、春季饮食宜忌等十部分。
本书特色
《中华药膳养生宝典(上中下)(精)》告诉你中医素有“药食同源”之说,表明医药与饮食属同一个起源。为了达到健康之道,除了须注意日常生活习惯之调整外,饮食的调整也可达到养生目的,中国千年来的生活体验。
韦桂宁、林余霖编写的《中华药膳养生宝典(上中下)(精)》将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药、药膳精华与现代人的养生保健生活紧紧结合起来,以便使传统医药学及药膳能够更好的为现代人的生活和健康服务!
目录
节选
一、食疗与药膳知识总览 1.什么是食疗? 食疗(食物疗法),又称食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预防疾病的一种方法。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提供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可见,食物本身就具有“养”和“疗”两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和“治”方面的特性。 目前,中医食疗作为一种比较理想而有效的医疗保健方法,越来越受到我国医药学和营养学界的重视,并已成为现代人体医疗保健综合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什么是药膳?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它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因而,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药膳食品,不是一股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所以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药膳既是一种功能性食品,也可以说它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受人们喜爱的剂型。 药膳在中国菜中独具特色,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如《内经》中记载了“半夏粳米汤”,《金匮》中记载了“当归羊肉汤”,经历代医家的整理、收集,逐渐发展成今天这样内容丰富,疗效肯定,影响深远的保健方法。现代营养学的研究又大大推进了药膳的发展。其特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中药材经过严格的加工,与传统烹饪原料结合而烹制成的可口菜肴,在进餐的同时起到治病养身的作用。 药膳在中国源远流长,历来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其取材广泛,用料考究,制作严谨,品种丰富,风味独特。药膳选取入食的药材一般以植物性原料居多,经过前期加工,去除异味而后方可使用。在配料时一般因人而异,根据就餐者各人不同的生理状况配以不同的药材,以达到健身强体,治病疗伤的功用。有助于防病治病及疾病康复。 3.药膳的特点是什么? 药膳是药物与食物巧妙结合而配制的食品。通过烹调加工,制作出既具有食品作用,也具有药品作用的美味佳肴,是中医饮食保健的一大特色。药膳食疗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比普通食品更优越,并具有鲜明的特点: 1)药膳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注重辨证用料。凡是气虚的,当用补气药膳;凡是血虚的,当使用补血的药膳。作为辅助治疗,使药物与药膳相互补充,相互辅佐,有异曲同工之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