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江田
页数:241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5343859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问题与问题解决 高中新课程教学 化学》特色: 针对性: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意义重大,其过程艰辛。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广大教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许多困难与问题。本丛书就是为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而作。操作性:推进课程改革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论引领,也需要操作层面的行为指导。本丛书所提供的成功经验与具体做法,既是个人智慧的火花,更是集体经验的升华,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可模拟性。思想性:建立在理性思维上的策略与方法才是科学的,才能有效地被采纳和拥有生命力。本丛书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指导,既体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也贯穿了科学思维,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发展性。
目录
“化学1”和“化学2”的核心知识有哪些
“化学与生活”的核心知识有哪些
“化学与技术”的核心知识有哪些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核心知识有哪些
“化学反应原理”的核心知识有哪些
“有机化学基础”的核心知识有哪些
“实验化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STS内容及功能有哪些
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实验的内容和功能有什么变化
怎样在多种教材比较中追求教学设计的最优化
怎样做好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的教学衔接
第二部分 教学策略篇
高中化学新课程倡导哪些学习方式
新课程化学概念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新课程化学理论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新课程化学用语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新课程元素化合物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新课程有机化学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新课程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新课程化学计算的有效教学模式是什么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进行化学情境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
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怎样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践活动
怎样提高学生的化学信息素养
怎样解决学生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题的问题
第三部分 评价考试篇
怎样对学生进行化学新课程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选择和编制化学习题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命制高中化学试题
如何应对化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安排化学高考复习
怎样上好化学新课程专题复习课
怎样抓好化学新课程高考考前复习
第四部分 专业发展篇
新课程实施过程化学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有哪些
农村地区怎样开展网络远程教研活动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途径有哪些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研组和备课组怎样开展校本教研
怎样开发化学校本课程
新课程背景下怎样编写化学教学案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节选
《问题与问题解决 高中新课程教学 化学》: 三个版本的实验选修教材,人教版《实验化学》教材与原教材相比增加了实验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每个实验后面都有一个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方便学生记录实验现象,也便于思考、对照;苏教版从课题人手,以研究物质的方法为线索建构教材,每个专题还介绍了相关的化学原理、实验研究方法和现代仪器的特点,循序渐进。鲁科版采用大课题导向、具体课题驱动的编写模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实验”、“观察与思考”等栏目的实验属于基础性实验,主要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思考现象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 “活动探究”、“课题探究性实验”,这些栏目属于探究性实验。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探究或者进行有关的调研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通过探究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和合作学习,使学生真正“动起来”;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如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包括实验条件的控制)、测量和数据的处理方法、逻辑推理方法、抽象思维方法、假说方法、模型(模拟)方法、数学方法等。 3.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模式 基于对高考实验题的常见解答错误和新教材化学实验特点及其功能的分析,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探究中去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解答实验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应该以任务为导向,进行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根据新教材实验的教学功能,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演示实验教学模式 对教材中一些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的基础性实验,我们可以采取“教师课堂演示实验一引导学生观察与讨论一得出实验结论”的直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为了增强实验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中,将教材的基础性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分组实验,教师可以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模式。具体步骤:教师提出教学目标一学生分组实验一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一师生共同得出结论达成教学目标。如在金属钠性质实验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钠原子的结构后,指导学生切割金属钠,做钠与水、氧气、硫酸铜溶液反应的性质实验,然后提出问题展开讨论,总结归纳钠的性质。 (2)探究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学校的实验室配置的具体情况,将教材的探究性实验变成学生分组探究性实验。具体操作模式为: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方案-修正实验方案-学生实验-写出实验报告。 对教材实验进行探究。对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种版本的化学教材对比研究发现,同一个实验三种教材的实验设计有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各有优点。对比分析这些实验设计特点和实验的目的,激励学生自己对教材实验进行改进或创新。这种对教材实验的探究,学生不存在知识障碍,可以尽显思维的火花,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教学模式一般流程为:教师对教材实验对比分析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课后独立设计-课堂交流讨论-课后实验验证。例如铜与硝酸的反应,三套新教材的实验与原来的实验相比较都作了改动,其目的就是控制有毒有害气体排放,使NO验证实验现象明显。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三套教材的实验设计,指出实验的目的是观察铜与浓、稀硝酸反应的现象和产物,但反应的产物NO与N02是有毒有害气体,实验设计时须控制排放。另外,NO易与氧气反应变成N02。教师让学生充分考虑到上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设计实验并进行操作。 (3)课外开展课题实验 在苏教版教材中编写了拓展型实验,课后编写了专题作业。如乙醇的性质中根据乙醇与重铬酸钾的反应,设计实验检验汽车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等。对于这类实验,可以采用实验课题的形式进行教学。实验课题的教学模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定课题一查阅资料一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一进行实验验证一修改实验方案一再次进行实验探究一数据处理得出结论。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给学生提供指导意见,但不参与学生的决策。这类实验的教学模式一般在学校社团、研究性学习或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以上三种教学模式都强调学生的参与,以一定的任务(以知识掌握为目的,或以实验设计为目的,或以实验探究为目的)为导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真正经历了严谨的实验探究训练,解答高考实验题中的一些常见错误可以被有效地克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