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纸笔测验的命制

封面

作者:高同利,官山明著

页数:322

出版社: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3616074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面对考试带来的压力,学校、教师一味地以增加学生的复习时间作为应对的法宝,认为只要有足够学习时间,考试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也正是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解决考试难题,还有另外一条路径,就是深入研究命题规律,揭开考试命题的神秘面纱,把握试题命题的脉络与精髓;将这些对考试规律的认知应用到复习备考中,可以大幅度提高复习备考的效率,把原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由于前期投入太大,且存在不确定性,这个路径经常被学校、教师直接放弃。作为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排忧解难不正是其职责之一吗?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需要有这样的教师为之而付出,为之默默无闻。

作者简介

  高同利,山东嘉祥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在义务教育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方面有所专研,数篇相关论文发表在《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考试研究》《课程教学研究》等刊物上。    官山明,广东省雷州市人,199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理学学士学位;中山市教研室地理教研员、中学地理高级教师、中山市学科带头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全国优秀地理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地理教师。在中学地理试题命题方面有所专研,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热带地貌》《广东教学研究》等刊物。

目录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趋势
二、国内改革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概念
一、测验、测量、评价和评估的界定
二、测验的分类
三、试题的类型
四、信度与效度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二、我国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第四节 研究的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义务教育地理学科学业标准的解读
第一节 从课程标准到评价目标
第二节 基于新修订的布鲁姆认知目标的测量目标分析
一、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的二维框架
二、地理课程目标的分解
三、地理课程目标向测量目标的转化
第三节 义务教育地理学科测量目标探析
一、对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分析
二、对虚拟地理学科测量目标的解析
三、对雷新勇关于地理考试中测量目标的分析
四、义务教育地理学科测量目标的确定
第四节 对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的语法结构的探析
一、地理学科内容标准的主要语法结构
二、地理学科内容标准的主要分解策略
三、地理学科内容标准分解的基本方法
四、分解课程标准的一些其他建议
第五节 地理学科学业标准的解读
一、多因素决定解读地理学科学业标准的人选
二、参与解读地理学科学业标准的人员资料分析
三、对参与解读地理学科学业标准的人员进行培训
四、2016年义务教育地理学科学业标准

第三章 基于学业标准的初中地理试题的命制
第一节 地理学科考试与课程标准匹配度的研究
一、明确测量目标
二、分析梳理行为目标
三、制作考试内容规范底表
四、确定单元格内的采样数(试题数)及题型
五、汇总形成考试内容规范总表
第二节 考试命题之试题采样技术探析
一、矩阵取样技术
二、我国现行试题取样技术及优缺点
三、我国考试的现实问题
四、对抽样技术改进的思考
五、三渠道规划取样
第三节 考试命题之试题背景材料的选择探析
——以2016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地理试题为例
一、试题背景材料选择的必要性
二、试题背景材料选择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三、2016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考试地理试题中背景材料分析
第四节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试题的命制
一、将内容标准转化为学业标准
二、依据学业标准命制试题
三、命制试题的其他注意事项

第四章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纸笔测验的一致性分析
第一节 “SEC”方法
第二节 “SEC”方法的操作程序
第三节 基于”SEC”方法的应用
第四节 地理考试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的结果

第五章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纸笔测验试卷的命题流程
一、明确测验目的
二、确定测量目标
三、确定测验的内容领域及评价目标
四、编制考试内容规范表
五、搜集命题材料
六、命制、校对试题
七、一致性分析
八、修改试题,定稿

第六章 基于初中地理学科学业标准命题的试题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2017年广东省初中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节选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纸笔测验的命制》:  事实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不是标准化的教学,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也不仅仅只有纸笔测试,分解一条课程标准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只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一个案例。只要透过案例,能达成课程标准的期望,则形成的结果就是“殊途同归”,这正是课程改革喜闻乐见的。  第五节地理学科学业标准的解读  学业标准的解读除了受解读内容标准的技术性问题的制约外,还要考虑所在地区的教育水平、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资配备、技术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会助推学业标准质量的提高。也就是说整个地区教育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会水涨船高地提升,课程标准的一般要求就显得与教育水平不相称,因为课程标准的一般要求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对全国中学生最低限度的要求,这一般性的要求对教育落后地区来说是最低的底线,不能再降低标准了;而对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来说,这个要求不仅太低了,而且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达不到学生的预期学习期望,因此就有必要把这个标准提高,就要在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内容,不仅知识种类要增多一些,认知水平的层次也要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与所在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相一致,与学生的学习期望相适应。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纸笔测验的命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5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