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

封面

作者:潘苏东

页数:232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7605192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

内容简介

《高考新政下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以新高考政策为背景,关注高考新政后不同选考组合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与特征。本书系统介绍了2014年启动的高考新政的历史背景、变革历程以及其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影响等。本书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数次高考改革内容与特点,详细阐述了本次高考改革的发展演变,并对新老高考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以便读者形成对高考新政的更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向读者呈现了高考新政如何影响科学课程与学生科学素养影响的相关内容,比如,通过详实的实证数据说明高考新政对于基础教育科学课程、学生科学素养、高校理工专业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程度。最后,针对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培养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策略与改善高考新政的建议,以期促进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性互动。

作者简介

潘苏东,华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生导师,物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担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教育 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等。担任教育 部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上海市 “双名工程”高峰计划等的导师。主持两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 部重点课题,出版著作两部,发表SSCI、CSSCI期刊论文十几篇。
刘增泽,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现为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复旦大学专业学位行业导师。曾赴中国台湾师范大学进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主要研究科学教育、物理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等方向,发表SSCI、CSSCI、北大核心等中外成果二十余篇,累计被下载超万次,被引用百余次,多篇文章被知网评为高被引、高价值论文,数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童大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现为安徽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讲师。曾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访学。研究方向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特别关注中学物理问题解决、深度学习、新高考改革等研究主题。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Physical Review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4届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本书特色

构建科学素养模型,开发科学素养测评工具
介绍新高考改革背景,解读相关政策;构建科学素养模型,开发科学素养测评工具;详解不同高考模式对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高考新政对理工科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和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等。该书以新高考政策为背景,关注高考新政后不同选考组合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与特征。全书剖析了高考新政的背景与目的,分析了新旧高考之间的差异性,构建了科学素养模型,以便于基础教育工作者、科学教育研究的相关学者与各级有关主管部门能够更好的认识到高考新政与科学素养。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新高考改革背景第一节 高考制度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文理分科时代的高考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的高考改革尝试第四节 作为中国基础教育指挥棒高考的困境第一节 高考新政相关的政策文件第二节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第三节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第四节 第三批及之后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第一节 新老高考选科与计分的对比第二节 新老高考对高中教学组织方式的影响第三节 新老高考招录模式的对比第一节 学生确定选考科目的困境第二节 高中走班制困境第一章 中国新高考改革背景第一节 高考制度的早期探索第二节 文理分科时代的高考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的高考改革尝试第四节 作为中国基础教育指挥棒高考的困境
第二章 新高考改革的历程与选考模式第一节 高考新政相关的政策文件第二节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第三节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第四节 第三批及之后新高考改革的选考模式
第三章 新老高考制度的比较分析第一节 新老高考选科与计分的对比第二节 新老高考对高中教学组织方式的影响第三节 新老高考招录模式的对比
第四章 新高考改革的困境第一节 学生确定选考科目的困境第二节 高中走班制困境第三节 物理科目遇冷第四节 高校招生困境
第五章 科学课程改革与科学素养第一节 国际科学课程改革的三个时期第二节 欧美等国的科学课程改革第三节 中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第四节 科学课程改革的目标——科学素养
第六章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设计第一节 国内外科学素养框架研究第二节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科学素养框架第三节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的构建
第七章 科学素养测试工具开发第一节 科学素养《测试卷》的主要特征第二节 科学素养《测试卷》试题的命制第三节 《测试卷》部分测试题及分析
第八章 高考新政对高中生科学素养影响的调查第一节 高考新政下首批试点省市高中生科学素养的特征第二节 高考新政下第二批试点省市高中生科学素养的调查第三节 高考新政后学生科学素养整体特征
第九章 高考新政对理工科大学生专业学习影响的调查第一节 高考新政前后两届理工科大学生学习表现调查设计第二节 新老高考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学习状况对比第三节 科学科目选考与否对学生专业学习状况的影响第四节 高考新政后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困境
第十章 高考新政后理工科大学生学业状况的案例及分析第一节 “3 3”选考模式下理工科大学生访谈案例第二节 传统文理分科模式下的理工科大学生访谈案例第三节 案例对比分析
第十一章 高考新政下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策略第一节 优化课程组织以提高教学效率:联动、整合、协同第二节 构建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链:迁移、论证、实践第三节 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第十二章 高考新政的政策调适及其对高中科学课程教学的影响第一节 首批试点省市高考新政的政策“补丁”第二节 全国性高考新政的政策调适第三节 首批试点省市高考新政的一系列政策调适第四节 政策调适对首批试点省市的实际影响
第十三章 高考新政下提升科学素养的政策建议第一节 正视新高考物理科目地位变化,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第二节 启动“物理科目保障机制”的建议第三节 对于首批试点省市高考新政实施变革的政策建议第四节 针对第二批新高考省市高考新政实施变革的政策建议第五节 针对高校理工科招生、培养与改革的建议
第十四章 启示与展望第一节 研究启示第二节 对素养测评的展望
参考文献

赞助用户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