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互联网与未来媒体-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1辑

封面

作者:黄洪珍著

页数:171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526309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我国青少年一代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一是让青少年正确认识、使用及发展互联网,成为网络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二是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的网络文明建设。 本丛书共六册,分别围绕六个主题展开。本书《互联网与未来媒体》梳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及未来媒体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分析沉浸型媒体、智能型媒体、智库型媒体、平台型媒体的应用及前景,探讨青少年在“万物皆媒”环境下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及媒介与人的关系。 本丛书除了普及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以外,还始终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全书融合了多学科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努力做到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通俗化、生活化、体系化。

作者简介

武汉大学文学博士,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媒体发展研究所所长。曾任湖南经视总监助理、《岳阳日报》总编助理、《长江信息报》总编辑等职位。共有10余篇新闻作品与新闻论文获湖南新闻奖一等奖。在《新闻记者》《编辑之友》等CSSCI来源期刊以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湖南社会科学》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本书特色

总书记在2016年4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我国青少年一代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一是让青少年正确认识、使用及发展互联网,成为网络文明的传播者、践行者,二是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全社会的网络文明建设。
本丛书共六册,分别围绕六个主题展开。本书《互联网与未来媒体》梳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互联网 ”及未来媒体的发展历程及规律,分析沉浸型媒体、智能型媒体、智库型媒体、平台型媒体的应用及前景,探讨青少年在“万物皆媒”环境下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及媒介与人的关系。
本丛书除了普及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知识,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以外,还始终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教育。全书融合了多学科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努力做到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通俗化、生活化、体系化。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互联互通连接未来
第一节 互联网的兴起
一、什么是互联网
二、把计算机连接起来
三、万维网与蒂姆·伯纳斯·李
四、Web的发展史
第二节 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三、“互联网+”的提出
四、“互联网+”与分享经济
第三节 未来媒体
一、大众媒体发展过程
二、人人皆记者的时代
三、未来媒体的特点
四、未来媒体与人的融合
第四节 互联网与未来媒体的融合
一、传播中介的改变导致传播方式的改变
二、媒体技术与思维艺术的碰撞
第二章 沉浸体验智能应用
第一节 沉浸的体验
一、“浸媒体”的含义
二、“浸媒体”的三大特征
三、沉浸体验的技术依托
四、沉浸技术与各领域的交融
第二节 智能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二、智能型媒体的三个特征
三、智能应用的技术依托
第三章 知识生产智慧共享
第一节 生产有质量的知识:智库型媒体
一、将智慧聚集起来
二、智库的发展历史
三、智库与媒体的融合
四、智库型媒体的未来
第二节 智慧共享的桥梁:平台型媒体
一、什么是平台型媒体
二、平台型媒体的特点
三、传统媒体与平台型媒体
四、平台型媒体的多样化与精神
第四章 万物皆媒人机共生
第一节 物联网的世界
一、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
二、物联网的作用
三、以车联网的应用为例
第二节 传感技术与可穿戴设备
一、传感技术的定义与特点
二、传感器如何助力新闻报道
三、可穿戴设备的由来与发展
第三节 智能家居
一、智能家居的前世今生
二、智能家居的图景
第四节 青少年与未来媒体
一、未来媒体的积极影响
二、未来媒体的风险预警
三、如何正确对待未来媒体
学习活动设计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互联网与未来媒体-青少年网络素养读本.第1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5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