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教育学

封面

作者:贾玉霞,姬建锋主编

页数:439页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241221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2011年版的修订版, 修订后的教材保留了原教材的主要内容, 绪论部分独立成章, 其他按内容分为教育基础原理、课程与教学、德育论和管理论四编。内容更加注重反映当前教育理论发展的新动态, 关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内容包括: 教育基本原理 ; 课程与教学 ; 德育论 ; 管理论。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学习教育学的意义、目的和方法

第一编 教育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教育的产生、发展
第一节 教育概述
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人的发展概述
第二节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第三节 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第二节 我国教育的目的
第三节 全面发展教育与素质教育
第五章 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
第二节 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第三节 义务教育I
第六章 教师和学生
第一节 教师职业概述
第二节 教师专业化
第三节 学生
第四节 师生关系
原理论编后练习题

第二编 课程与教学
第七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开发
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八章 教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学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
第三节 教学原则
第九章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 教学方法
第二节 教学模式
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
第四节 教学设计
第五节 教学评价
第六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课程与教学编后练习题

第三编 德育论
第十章 德育理论
第一节 德育概述
第二节 德育过程
第三节 德育原则
第四节 德育研究新进展
第十一章 德育的组织与实施
第一节 德育途径
第二节 德育的方法
第三节 德育评价
德育论编后练习题

第四编 管理论
第十二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 班级管理
第二节 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工作
第十三章 课外活动
第一节 课外活动的理解
第二节 课外活动的价值与基本要求
第十四章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第一节 家庭教育
第二节 学校教育
第三节 社会教育
第四节 三种教育力量的整合
管理论编后练习题
参考文献

节选

  《教育学(第三版)/高校21世纪师范类规划教材》:  (三)知行统一原则  知行统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知行统一的原则是由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决定的。在德育过程中,知是行的先导,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就不会有正确的道德行为;行是知的终极目的,道德认知不落实到具体的道德行为之中,学生的品德就没有真正提高。因此,学校德育应当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以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到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理论联系实际。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水平有利于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防止盲目行为的产生和错误行为的出现,同时加强实际道德行为的锻炼,以便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使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品德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评价、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行动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第三,引导学生身体力行、言行一致。教育者要在学生中展现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给学生做出示范,引导学生把获得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信念转化为行动,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反复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四)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原则  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与爱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失去严格要求的爱,只能是放任自流的溺爱;缺乏尊重信任的严格要求,可能就变成了刁难和苛求。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在二起,在尊重信任的基础上提出严格要求,才可能被学生真诚地接受,并转化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内在动力,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德育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是指在学生现有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其向更高水平、更高阶段发展。尊重信任学生是指要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尊重学生。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渴望他人特别是老师的理解、‘肯定与尊重。教师的尊重信任可以产生较强的期望效应,激发起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的前提。“亲其师,信其道”,爱护、尊重与信赖学生是教育好学生、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的真挚情感,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也就容易把教师的道德要求变成自觉的需要与行动。  第二,信任学生。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不断发掘自身思想进步和道德发展的潜能,成长为趋于道德完善的人。  第三,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要求与热爱学生是不矛盾的。严格以爱为基础,是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同时对爱有所约束规范,即要求教师对学生不放纵、不溺,爱。教育者的严格要求是促使学生产生思想斗争、形成思想品德的动因之一。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合理的道德发展要求。教师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学生,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重要的熏陶作用。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教育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19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