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璐著
页数:46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203031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民族志是人类学写作的基本类型,也是自近代从西方传入后对中国学术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文体乃至思想表述方式之一。本书围绕民国时期民族志的本土化进程展开,以西南区域的诸多实证为例,全面地论述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完整地还原了中华民国早期阶段西南民族志表述出现的历史背景、学术脉络、类型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主要特色在于以文学人类学的“表述理论”为基础,集中阐述了民族志写作对于近代中国的地方研究、民族调查乃至边政治理等诸方面的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
王璐,四川遂宁人,文学人类学博士。现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副教授、“文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人类学研究。2012年赴台北“中央研究院”、台中“中兴大学”等机构访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西南民族志表述反思研究》(己结题)、国家社科基金《20世纪下半叶西南民族志研究》等项目。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本书特色
民族志是人类学写作的基本类型,也是自近代从西方传入后对中国学术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文体乃至思想表述方式之一。本书围绕民国时期民族志的本土化进程展开,以西南区域的诸多实证为例,全面地论述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完整地还原了中华民国早期阶段西南民族志表述出现的历史背景、学术脉络、类型特点及其历史局限性。主要特色在于以文学人类学的“表述理论”为基础,集中阐述了民族志写作对于近代中国的地方研究、民族调查乃至边政治理等诸方面的重大意义。
目录
第一章 中西语境下的民族志
第一节 从ethnography到民族志
第二节 古代表述与近代认知
第二章 西南民族志概述
第一节 特定时空下的西南民族调查
第二节 文本类型与体例
第三章 汉语民族志溯源:我族与他族
第一节 “志”体表述与中原“史”观
第二节 溯源:由“蛮夷”到“同胞”
第三节 历史·民族史·民族志
第四节 “科学民族志”与溯源研究
第四章 夷汉分类:区分与认同
第一节 地理交通:分类的起点
第二节 分类层级及表述
第三节 西南民族分类的相关讨论
第五章 文化表述:“落后”边胞与“现代”国民
第一节 差异与认同
第二节 初民社会与原始信仰
第三节 传统服饰与现代“性”观念
第六章 民族志与“观西南”
第一节 新西南:从新文体到新观念
第二节 观西南:民族记录与文本表述
第三节 “化”西南:从教化到同化
结论
附录1民国期刊部分相关论文文献
附录2相关访谈学者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