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健民,张钰主编
页数:157页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3051870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六章, 以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CG/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理解、OHSAS 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与理解等几个部分进行融会贯通, 串联起E和HS的标准和认证的方法。
作者简介
潘健民,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两次获得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产学研优秀协调员.
目录
第一章 环境管理体系———————————————————-1
1.1环境问题的提出—————————————————–1
1.1.1 全球环境问题————————————————-1
1.1.2 我国的环境状况———————————————–2
1.1.3 对策———————————————————2
1.2 环境污染的来源—————————————————3
1.2.1 大气污染物—————————————————3
1.2.2 水污染物—————————————————–3
1.2.3 固体废弃物—————————————————4
1.2.4 噪声———————————————————4
1.2.5 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4
1.3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4
1.3.1 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是广泛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4
1.3.2 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污染预防———————————5
1.3.3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有赖于建立监测和监督机制——————-5
1.3.4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持续改进———————————5
1.3.5 最高管理者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5
1.4 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6
1.4.1 ISO 14000 系列标准产生的缘由———————————6
1.4.2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组成————————————–6
1.4.3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7
1.4.4 GB/T 24004-2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8
1.5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9
1.5.1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流程—————————————9
1.5.2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10
1.6 房地产企业环境影响———————————————-11
1.6.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11
1.6.2 各种办公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12
1.6.3物业管理企业的环境影响因素汇总——————————14
第二章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理解——————————–33
2.1 标准的结构——————————————————33
2.2 关于“引言”—————————————————-34
2.3 应用范围和引用标准———————————————-34
2.4 环境术语——————————————————–36
2.4.1 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36
2.4.2 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37
2.4.3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员—————————-38
2.4.4 相关方、组织———————————————39
2.4.5 污染预防、环境绩效、持续改进——————————39
2.4.6 文件、记录、程序——————————————40
2.4.7 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措施——————————–41
2.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第三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90
3.1 全球职业健康安全状况——————————————–90
3.2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状况——————————————–90
3.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展状况————————————91
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作用——————————————88
3.5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因素——————————————–92
3.5.1 危险系统结构———————————————-92
3.5.2 危险因素分类———————————————-92
3.5.3 危险管理————————————————–96
第四章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与理解———————-99
4.1 GB/T 28001 标准的修改要点—————————————99
4.2 标准的适用范围————————————————-100
4.3 标准的结构—————————————————–100
4.4 职业健康安全术语———————————————–101
4.4.1 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健康损害、风险、风险评价、可接受风险-101
4.4.2 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04
4.4.3 组织、相关方、工作场所———————————–105
4.4.4 事件、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措施————————-106
4.4.5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107
4.4.6程序、文件、记录——————————————108
4.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09
第五章 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内部审———————————————-170
5.1 整合型管理体系审核概论—————————————–170
5.1.1 审核(3.1)————————————————170
5.1.2 审核准则(3.2)——————————————170
5.1.3 审核证据(3.3)——————————————170
5.1.4 审核发现(3.4)——————————————–171
5.1.5 审核结论(3.5)——————————————–171
5.1.6 审核方案(3.11)——————————————171
5.1.7 审核范围(3.13)——————————————171
5.1.8 审核计划(3.12)——————————————171
5.1.9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172
5.1.10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准则———————————172
5.1.11内审与管理评审的区别————————————-173
5.2整合型管理体系结合审核活动————————————–173
5.2.1 内审的阶段(典型审核活动概述)—————————173
5.2.2 审核启动阶段的活动—————————————174
5.2.3 文件的收集和评审—————————————–175
5.2.4现场审核的准备——————————————–175
5.2.5现场审核的实施——————————————–178
5.2.6管理体系的总体评价和审核结论—————————–182
5.3 内部审核(范例)———————————————–189
第六章 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审核———————————————-209
6.1 整合型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209
6.2 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优势———————————-209
6.3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申请—————————————–209
6.4 认证审核——————————————————210
6.4.1 文件审核————————————————210
6.4.2 第一阶段审核——————————————–211
6.4.3第二阶段审核———————————————212
6.4.4审核结论————————————————-213
6.5 认证后的监督审核———————————————–213
6.5.1 监督审核的目的——————————————-213
6.5.2 监督审核的要求——————————————-213
附录一———————————————————————227
1.1环境问题的提出—————————————————–1
1.1.1 全球环境问题————————————————-1
1.1.2 我国的环境状况———————————————–2
1.1.3 对策———————————————————2
1.2 环境污染的来源—————————————————3
1.2.1 大气污染物—————————————————3
1.2.2 水污染物—————————————————–3
1.2.3 固体废弃物—————————————————4
1.2.4 噪声———————————————————4
1.2.5 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辐射污染—————————–4
1.3 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4
1.3.1 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是广泛建立和实施环境管理体系—————4
1.3.2 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污染预防———————————5
1.3.3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有赖于建立监测和监督机制——————-5
1.3.4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持续改进———————————5
1.3.5 最高管理者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作用—————————–5
1.4 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6
1.4.1 ISO 14000 系列标准产生的缘由———————————6
1.4.2 ISO 14000系列标准的组成————————————–6
1.4.3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7
1.4.4 GB/T 24004-2004 《环境管理体系 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8
1.5 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步骤——————————————-9
1.5.1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流程—————————————9
1.5.2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模式—————————————-10
1.6 房地产企业环境影响———————————————-11
1.6.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11
1.6.2 各种办公环境因素对环境的影响——————————–12
1.6.3物业管理企业的环境影响因素汇总——————————14
第二章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及理解——————————–33
2.1 标准的结构——————————————————33
2.2 关于“引言”—————————————————-34
2.3 应用范围和引用标准———————————————-34
2.4 环境术语——————————————————–36
2.4.1 环境、环境因素、环境影响———————————-36
2.4.2 环境方针、环境目标、环境指标——————————37
2.4.3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审核员—————————-38
2.4.4 相关方、组织———————————————39
2.4.5 污染预防、环境绩效、持续改进——————————39
2.4.6 文件、记录、程序——————————————40
2.4.7 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措施——————————–41
2.5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第三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90
3.1 全球职业健康安全状况——————————————–90
3.2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状况——————————————–90
3.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展状况————————————91
3.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作用——————————————88
3.5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因素——————————————–92
3.5.1 危险系统结构———————————————-92
3.5.2 危险因素分类———————————————-92
3.5.3 危险管理————————————————–96
第四章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与理解———————-99
4.1 GB/T 28001 标准的修改要点—————————————99
4.2 标准的适用范围————————————————-100
4.3 标准的结构—————————————————–100
4.4 职业健康安全术语———————————————–101
4.4.1 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健康损害、风险、风险评价、可接受风险-101
4.4.2 职业健康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104
4.4.3 组织、相关方、工作场所———————————–105
4.4.4 事件、不符合、纠正措施、预防措施————————-106
4.4.5 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持续改进————————————————————-107
4.4.6程序、文件、记录——————————————108
4.5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109
第五章 整合型管理体系的内部审———————————————-170
5.1 整合型管理体系审核概论—————————————–170
5.1.1 审核(3.1)————————————————170
5.1.2 审核准则(3.2)——————————————170
5.1.3 审核证据(3.3)——————————————170
5.1.4 审核发现(3.4)——————————————–171
5.1.5 审核结论(3.5)——————————————–171
5.1.6 审核方案(3.11)——————————————171
5.1.7 审核范围(3.13)——————————————171
5.1.8 审核计划(3.12)——————————————171
5.1.9管理体系审核的分类—————————————-172
5.1.10管理体系审核的目的和准则———————————172
5.1.11内审与管理评审的区别————————————-173
5.2整合型管理体系结合审核活动————————————–173
5.2.1 内审的阶段(典型审核活动概述)—————————173
5.2.2 审核启动阶段的活动—————————————174
5.2.3 文件的收集和评审—————————————–175
5.2.4现场审核的准备——————————————–175
5.2.5现场审核的实施——————————————–178
5.2.6管理体系的总体评价和审核结论—————————–182
5.3 内部审核(范例)———————————————–189
第六章 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审核———————————————-209
6.1 整合型管理体系审核的概念—————————————209
6.2 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审核的优势———————————-209
6.3整合型管理体系认证申请—————————————–209
6.4 认证审核——————————————————210
6.4.1 文件审核————————————————210
6.4.2 第一阶段审核——————————————–211
6.4.3第二阶段审核———————————————212
6.4.4审核结论————————————————-213
6.5 认证后的监督审核———————————————–213
6.5.1 监督审核的目的——————————————-213
6.5.2 监督审核的要求——————————————-213
附录一———————————————————————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