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石敏敏、章雪富
页数:33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619482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给出希腊化哲学和中世纪早期哲学“去希腊”进程。前三章的希腊化哲学是预备性论述,意在指出希腊化哲学的实践性、个体性和宗教性,以此烘托希腊化自然历史观念的形式。第四章论述普罗提诺的哲学,在于呈现新柏拉图主义拯救古典希腊哲学的主体论建构,普罗提诺看似对柏拉图的阐释却使他远离了古典希腊的实体论哲学;普罗提诺在“存在”和“行动”之间建立的关联虽然仍然是形而上学的,却在根本上有别于古典希腊哲学的“存在”和“实体”关系;普罗提诺哲学在“存在”和“行动”之间建立的内在关联为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提供了预备,直接引发了奥古斯丁的思想革命。奥古斯丁通过有选择地运用希腊哲学概念切断了基督教与古典希腊哲学的最后一缕联系,把历史中的上帝与历史中的救赎作为哲学的目标,使中世纪早期哲学真正地实现了“去希腊”,终结了古典哲学的世界图景并开启了现代的世界图景。
作者简介
石敏敏,女,浙江新昌人,1969年12月出生。浙江工商大学哲学教授,浙江大学哲学博士。出版专著《古代晚期西方哲学的人论》(2007年)、《古典基督教思想的“自我”观念》(合著,2010年)、《希腊化哲学主流》(2012年)等;参与《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基督教经典译丛》、《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历史与思想研究译丛》等丛书的翻译,出版译著20多部。曾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学。章雪富,男,1969年4月出生,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书特色
石敏敏、章雪富最的《从实践哲学到历史哲学–
希腊化和中世纪早期哲学研究》旨在给出希腊化哲学和中世纪早期哲学“去希腊”的进程。希腊化哲学的实践性、个体性和宗教性洋溢着自然历史观念的基本形式;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试图挽救古典希腊哲学,却以其主体论建构使得他有关柏拉图的阐释远离柏拉图,也使希腊化晚期和中世纪早期的主体论哲学偏离古典希腊的实体论哲学。普罗提诺在“存在”和
“行动”之间建立的关联有别于古典希腊哲学对“存在”和“实体”关系的聚焦,而为奥古斯丁的历史哲学提供了预备,直接引发了奥古斯丁的思想革命。奥古斯丁通过有选择地运用希腊哲学概念,切断了基督教与古典希腊哲学的最后一缕联系,把历史中的上帝与历史中的救赎作为哲学的事业,并使中世纪早期哲学真正地实现了“去希腊”的运动,终结了古典哲学的世界图景且开启了现代的世界图景。
目录
第一章 希腊化哲学的怀疑主义效应一 怀疑派与实体论的颠覆二 怀疑派的批评与斯多亚学派的修正:从知觉到意愿三 怀疑派的批评与中期柏拉图主义体系性想象的动摇四 新柏拉图主义之于怀疑派的回应:从知识到实践
第二章 希腊化哲学的后形而上学:实践性和宗教性一 希腊化哲学与后形而上学二 自然与伦理三 自然理性和神意四 自然理性与宗教意识五 哲学的实践性和个体的宗教性六 从“是”到“应是”;从“知道自己”到“关心自己”
第三章 希腊化哲学的自然历史观念一 雅典时期希腊哲学的“是”与“真”二 希腊化哲学的“是”与“感知觉”三 希腊化哲学的“是”与“行动”四 斯多亚学派的自然历史观念五 斯多亚学派的自然法、终末论和时间意识六 个体的历史实在性
第四章 存在和行动——普罗提诺的古典拯救和解构一 普罗提诺与古典的张力二 “存在”和“行动”:从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到奥古斯丁的“经世的救赎”三 太一作为行动的本体与作为本体的“不是”四 理智的实现活动与其所是五 “神圣质料”问题六 灵魂本体的主体性:“是”与“行动”的分离
第五章 奥古斯丁:时间、历史和上帝一 时间问题:从普罗提诺的古典到奥古斯丁的现代二 奥古斯丁的历史观念和自我根源三 作为“新该隐”的罗马和诸神的“共同体”四 历史的终末论五 位格的历史和历史的位格六 “复活之子”和教会的公民性七 “怜悯之地”和历史神义论八 永久和平的共同体
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