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第2版)

封面

作者:毛达如主编

页数:483

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8106687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植物营养研究方法是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教材,经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指导委员会审定出版,已有10年了。本书已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的土壤与植物营养专业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或农学、园艺、生物、林学类有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10年来植物营养科学及其研究方法在以下三个方面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计算机及软件的普及,对复杂试验设计的数据统计和平面、曲面的图示技术提供了多视角、简便、准确、全新的方法。二是植物营养科学从宏观的定性研究走向微观的定量研究。从植物营养施肥(经验)模型,进入了植物营养模拟(机理)模型,已开始应用的模拟(机理)模型有养分(营养元素)在土壤溶液中的迁移模型(包括扩散、质流,其他方式迁移模型),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模型,养分吸收动力学模型,养分在植物体内运转分配模型,田间土壤一根系溶液中溶质运移和作物生长模型等。这些模拟(机理)模型、科学方法的建立,对深入研究“土壤一植物”环境中营养元素的行为,进而揭示植物矿质营养的实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植物根和根际研究方法的新进展,特别是植物“根际”、“根际环境”、“根际对话”、“根际管理”和“菌根际”等概念和方法的建立对植物根际营养的理论、应用有一个新的推动和发展。上述这些都是第2版修订的重点。
第2版修订中对第1版的部分章节做了如下调整:第l版的第四章植物营养物理化学及其他研究方法,将调入其他有关专业课程中。第五章植物营养的生物数学统计方法,调入第2版第四章植物营养的施肥(经验)模型方法。第七章植物营养的核技术研究方法,由于不少院校核技术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环境保护日益加强和核实验室从分散到集中管理并严格的监控,防止核实验材料、废料的泄漏、扩散、污染,再加上今后本科大学生就业的去向主要是基层生产、农业推广、企业、行政管理等部门,不需要掌握复杂的核技术理论和方法,因此在教学大纲的修订中取消了本科大学生对核技术的选修要求。建议在有条件的个别院校中对科研课题有需要的少数博士研究生对核技术方法作一些基本训练。第1版的第七章仍可作为参考用书,为此第2版教材中全部取消了第l版第七章的内容和方法。

目录

绪论一、近代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的进展二、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的内容和课程要求第一章 植物营养的培养研究方法第一节 培养研究的特点、种类及发展概况一、盆钵培养研究方法二、植物短期培养研究方法三、控制培养条件的其他生物研究方法第二节 土壤培养研究方法一、土培试验的任务二、土培试验的技术第三节 溶液培养研究方法一、溶液培养研究的特点与任务二、配制营养混合液的原则与依据三、常用营养液的种类四、营养液的配制五、溶液培养的准备、播种与管理第四节 砂砾培养研究方法一、砂砾培养的特点与任务二、砂砾培养的准备工作三、装盆和播种四、试验期间的管理第五节 控制培养条件下的生物研究方法一、隔离培养试验二、流动培养及更换培养试验三、灭菌培养试验四、渗滤水研究方法五、幼苗法第六节 植物营养培养室的建立一、培养室的结构材料二、培养室的组成、设计要求与类型三、植物营养培养室的使用与管理思考题参考文献第二章 植物营养的田间研究方法第一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方法的概述一、田间研究方法的特点二、田间研究方法的类型三、田间研究方法的进展第二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的方案设计一、一些基本概念二、试验方案设计的原则三、几种常用试验方案的设计四、试验方案的评价第三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的方法设计一、试验方法设计的原则二、设计内容三、几种常用的试验方法设计四、试验方法设计的选择和应用第四节 植物营养田问研究的实施一、试验地的选择和准备二、试验的布置三、田间管理与观察记录四、收获和考种五、分析样本的采取第五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总结一、析因试验资料的整理二、回归分析试验资料的整理三、多点分散试验资料的整理四、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资料的整理五、试验异常数据的判别和处理第六节 植物营养田间研究成果的示范推广一、大田示范试验的意义和特点二、大田示范试验技术三、数据分析四、成果推广 思考题 参考文献第三章 植物营养研究的生物统计方法 第一节 误差……
第四章 植物营养的施肥(经验)模型研究方法第五章 植物营养模拟(机理)模型研究方法第六章 根和根际的植物营养研究方法附录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植物营养研究方法(第2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7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