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杨庆华
页数:192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20012264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直击经典电影和话剧的台前幕后,以大胆、独特的角度去洞察、剖析、解读社会和人性。
作者简介
杨庆华,1965年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第一分校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国际商务师、专栏作者。喜欢收藏电影海报和戏单。2010年5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晚报》上发表文艺随笔56篇,被国内各大媒体转载,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经典电影和话剧的随笔图册,融海报、戏单和随笔为一体,让旧时的影音和剧场存活下来。全书分为电影和话剧两个篇章,共56篇随笔。图文并茂,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带读者重温经典。
目录
第一篇 电影 《西安事变》创作为何被搁置20年 谢铁骊为《今夜星光灿烂》上书邓小平 《地道战》中的“高家庄”原型在哪里 影片《铁道游击队》中大队长刘洪有几位原型 30年前,街上流行红衬衫 影片《野火春风斗古城》闯了哪些“禁区” 《新局长到来之前》讽刺“溜须拍马” 《智取威虎山》为何没有演员表 林青霞与《最后的贵族》擦肩而过 张贤亮为何偏爱《牧马人》 首届金鸡奖为何出现两部影片“并列最佳” 影片《血,总是热的》为何被称为改革的“润滑剂” 迟来的《鸡毛信》 《焦裕禄》中的“兰考沙丘”拍摄于陕北榆林 “足尖舞”是如何舞进中国的 《红色娘子军》“练兵舞”令尼克松“眼花缭乱” 《人到中年》“限国内发行” 《白求恩大夫》为何被尘封了12年 《英雄虎胆》中的“伦巴”为何被剪掉 军事题材的《桐柏英雄》为啥变成了《小花》 1956年,《不拘小节的人》讽刺“到此一游” 上甘岭坑道的真实情况为啥没拍出来 《党的女儿》中的叛徒为啥没被处死 58年前,“花朵”偷抹花露水 “阿米尔”原是排球运动员 王蒙在《青春万岁》审片会上为何拍案而起 《探亲记》里的百货大楼“高耸入云” 《雷锋》及其幕后 于是之为何不满意《青春之歌》中的余永泽 李默然临场“发挥”的“闯宴” 文学改编的“原著+我” 扎根生活才能出力作 我的十月 期盼银幕多些“今天的生活” 红星闪闪放光彩 从小蝌蚪到功夫熊猫 26年的相约 来点年画风格的贺岁片 天上掉不下来林妹妹 看着大师的画儿长大 “好人好事”影片也需戏剧性第二篇 话剧 《茶馆》被批“缺乏阶级观点” 《雷雨》最早演出时也曾有“笑场” 老舍请“祥子”观看话剧《骆驼祥子》首演 《智取威虎山》原本是话剧 习仲勋为啥说《吴王金戈越王剑》是好戏 电影剧本《火热的心》为何改成了话剧《丹心谱》 30年前,“小井”为何只演了3天 年年盛开马兰花 李龙云:今天累计一万两千步……
我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戏单 话剧舞台或可多些名著改编 话剧的“忧伤” 话剧舞台为啥鲜有今天的生活 唏嘘“龙须沟” 核物理学家的哥本哈根之行后记
我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戏单 话剧舞台或可多些名著改编 话剧的“忧伤” 话剧舞台为啥鲜有今天的生活 唏嘘“龙须沟” 核物理学家的哥本哈根之行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