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梁启超
页数:263
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382528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选梁启超、胡适、蔡元培、王国维、傅斯年、罗家伦等10多位民国大师和教育家谈教育的二十多篇文章,它们是民国时期中国新教育的理念和新教育实践与思考的缩影,甚至可以说是是民国时期教育成就的理论基石,其中不少思想对今天的我们仍有重要启迪。“清馨民国风”丛书汇集散见于数百种民国时期出版物刊载的民国学人原创作品,围绕读书与修养、成长与见闻、做人与做事、生活与情趣,分不同主题编辑成册,分辑推出。所选作品具有叙事性和思想性;作者200多人,涵盖了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历史、传媒、政治、实业等诸多领域。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徽州绩溪人庄村人,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之一,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最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主要最有《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文存四集》《胡适自传》《胡适日记》《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最》《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齐白石年谱》《先秦名学史》等。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第一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中国近代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他的文章富有独特的历史视角,令人深思,启迪思想。其最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王丽华,女,毕业于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2010年任教于南开大学滨海学院外语系,教授精读、口语和听力课程。2003年起任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中心兼职翻译,译有各种体裁文字,其中包括奥运官方文件<百年圆梦>。喜爱人文作品鉴赏,对文化与艺术兴味浓厚。
本书特色
“清馨民国风”丛书汇集散见于数百种民国时期出版物刊载的民国学人原创作品,围绕读书与修养、成长与见闻、做人与做事、生活与情趣,分不同主题编辑成册,分辑推出。所选作品具有叙事性和思想性;作者200多人,涵盖了哲学、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历史、传媒、政治、实业等诸多领域。 王丽华编的这本《新教育》就是该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梁启超、胡适等10多位民国大师和教育家谈教育的30多篇文章。
目录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蔡元培
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胡适
教育思想的根本改革/蒋梦麟
知识的责任/罗家伦
个人之价值与教育之关系/蒋梦麟
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梁启超
教育与政治/梁启超
教育家的自己田地/梁启超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节选)/梁启超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梁启超
自由讲座制之教育/梁启超
考试与教育/胡适
对于新学制的感想/胡适论教育当定宗旨/梁启超
新教育与旧教育之歧点/蔡元培
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胡适
教育思想的根本改革/蒋梦麟
知识的责任/罗家伦
个人之价值与教育之关系/蒋梦麟
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梁启超
教育与政治/梁启超
教育家的自己田地/梁启超
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节选)/梁启超
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梁启超
自由讲座制之教育/梁启超
考试与教育/胡适
对于新学制的感想/胡适
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傅斯年
学术救国/胡适
高等学术为教育学之基础/蒋梦麟
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胡适
大学教育的二大要素/陶行知
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傅斯年
论大学学制/胡适
从私立学校谈到燕京大学/胡适
中学国文的教授/胡适
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胡适
青年元气之培养/梁启超
学生与社会/胡适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胡适
谈美感教育/朱光潜
论品格教育/潘光旦
杜威之道德教育/蒋梦麟
再谈管孩子/徐志摩
怎样教我中学时期的儿女/黄炎培
附录一 论教育之宗旨/王国维
附录二 述近世教育思想与哲学之关系/王国维
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