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诸子概论

封面

作者:陈柱

页数:152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5810859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陈柱通论先秦诸子的著作两种:《诸子概论》和《子二十六论》。两书皆注重于诸子学说的政治、教育方面,折射出作者深切的现实关怀。《诸子概论》分论儒、道、阴阳、法、名、墨六家,述及各家之源流、代表人物、学说著述、历来研究成果和各家异同。

作者简介

陈柱(1890—1944),一生著作等身,包括《守玄阁文字学》、《小学考据》、《公羊家哲学》、《三书堂丛书》、《诸子概论》《中国散文史》等。

本书特色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极为重要的黄金时期。十余派学者带着各不相同的思想活跃在这个时代;他们彼此论战,同时吸取对方理论中的优点,构成了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盛况。

目录

第一编儒家

第一章儒家总论

第一节本原

第二节命名

第三节流派

第四节评议

第五节家数

第二章晏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三章孟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四章荀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二编道家

第一章道家总论

第一节本源

第二节命名

第三节流派

第四节评议

第五节家数

第二章老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三章庄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三编阴阳家

第一章阴阳家总论

第一节原流

第二节命名

第三节流派

第四节评议

第五节家数

第四编法家

第一章法家总论

第一节本原

第二节命名

第三节流派

第四节评议

第五节家数

第二章韩非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五编名家

第一章名家总论

第一节本原

第二节命名

第三节流派

第四节评议

第五节家数

第二章公孙龙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三章惠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第六编墨家

第一章墨家总论

第一节本原

第二节命名

第三节流派

第四节评议

第五节家数

第二章墨子

第一节传略

第二节书本

第三节学说

节选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篇》)

此文“正心”二字,当是“忘”之误,分为“亡心”,“亡”又误为“正”,后人遂读为“必有事焉而勿正”句。“心勿忘”句,其文义遂难通矣。古文忘与妄通,详见拙著《墨子间诂补正》。必有事焉而勿妄,勿妄勿助长也。如此,则文甚明白。孟子盖以助长为妄;不耘苗为无事。无事则外物足以伐性,犹不耘则莠可以伤苗。妄则伤其本性,犹助苗适以害苗也。故其教育最重学者之自得。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

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篇》)

故孟子之教育学说,可谓主张自然主义,发展个性主义者,皆基本于性善之说者也。夫惟其善乃可以任自然,乃可以任发展也。

政治论:孟子之教育论,既本于性善之说,而贵扩充,其对于政治立论亦同。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尽心篇》)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诸子概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5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