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简·戈林斯基著
页数:204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03048613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简·戈林斯基编著的《制造自然知识–建构论与科学史》从社会建构论和科学史的视角,对科学家制造知识的过程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分解。将科学看作人类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对传统科学进步观念提出了挑战,认为社会建构对科学家身份的认同和科学家知识产生的地方性有重要影响,其中语言、仪器、图像表征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书可供科技史、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认知(科学)哲学,以及相关专业的读者阅读。
本书特色
本书首先追述了建构论的起源和发展,列出了塑造历史的争论,披露了科学生活的社会维度这一主题。其次,讨论了科学知识产生的地点问题,并将科学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包含在从演讲和拨款申请到研究论文和教材的不同种类的论述之中。第三,论述了科学研究作为一项实践活动也包括严肃对待材料资源创造知识的方式,仪器操作及视觉表征实践在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第四,提出到实验室之外去考虑科学知识获得普遍文化上的意义,以及这暗示我们理解什么是“文化”,其中建构论者的研究强调物质意义、语言及视觉表征通过物质意义在时间和空间被转移。最后提出建构论作为一种历史叙述形式的责任问题。
目录
新序言(2005)
序言
导言:挑战传统科学观
一建构论概述
从库恩到科学知识社会学
二认同与规范
社会认同的制造
规范性的塑造
三生产知识的场所
自然工场
实验室围墙之外
四为自然界代言
张开之手
进入学术圈
五介入与表征
仪器与客体
表征的工作
六文化与建构
文化的意义
建构的规则
结语:叙述的责任
序言
导言:挑战传统科学观
一建构论概述
从库恩到科学知识社会学
二认同与规范
社会认同的制造
规范性的塑造
三生产知识的场所
自然工场
实验室围墙之外
四为自然界代言
张开之手
进入学术圈
五介入与表征
仪器与客体
表征的工作
六文化与建构
文化的意义
建构的规则
结语:叙述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