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安洙英 著
页数:368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732134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18、19世纪药材知识的跨文化传播 一部从中国出发的自然知识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全球视角来看待18至19世纪中国药材知识在英国、朝鲜和日本的流转情况。作者强调对知识流转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引入“中心”和“边缘”的概念,在“多中心”的视角下把握知识的多样性和连接性。本书将“科学如何产生”的老问题调整为“自然知识如何变化”这一新问题,在全球视野下重新审视人类知识活动的历史。
作者简介
安洙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获历史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世界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侧重近代科学知识的跨文化传播和互动、20世纪东亚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互动。2018年赴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及华威大学访问。2021年获得了国际科学技术史与哲学联合会科学技术史司(IUHPST/DHST)优秀博士论文奖。2023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
目录
致谢序(何安娜)序第一章 科学史中的全球转向与“自然知识史”的构建第一节 重新思考“全球科学史”的方法论第二节 比较——全球科学史的一种方法第三节 药材知识的背景文化和历史比较第四节 如何深究中国药材知识的全球传播与科学互动第二章 科学书信的全球化网络与中国标本、信息的收集问题第一节 来华英国人的植物收集活动及其背景第二节 植物的收集和运输第三节 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小结 第三章 欧洲植物命名法的普遍化与中国药材的译名问题致谢序(何安娜)序第一章 科学史中的全球转向与“自然知识史”的构建第一节 重新思考“全球科学史”的方法论第二节 比较——全球科学史的一种方法第三节 药材知识的背景文化和历史比较第四节 如何深究中国药材知识的全球传播与科学互动第二章 科学书信的全球化网络与中国标本、信息的收集问题第一节 来华英国人的植物收集活动及其背景第二节 植物的收集和运输第三节 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小结 第三章 欧洲植物命名法的普遍化与中国药材的译名问题——药材市场的全球化及草药知识的转变第一节 市场中众多异国药材及其名称上的混乱第二节 对早期文献的重新阅读及药材名称的收集第三节 植物命名的全球化及药材名称的翻译小结 第四章 欧洲药材学的专业化与中国本草知识的理解问题——博物学、汉学、药材学及现代科学第一节 英国科学家与中国本草书籍的相遇第二节 英国科学家对《本草纲目》的翻译与挪用第三节 药材知识的分科化与异国知识的地位小结 第五章 朝鲜实学的发展与本草知识的本土化——以《林园经济志》对《本草纲目》的引用为中心第一节 中国本草和博物知识在朝鲜的传播与重构第二节 朝鲜后期的学术环境第三节 《林园经济志》作为实学类书的特点第四节 《林园经济志》中的知识分类及排布第五节 徐有矩对《本草纲目》的选择性引用小结 第六章 日本博物学的开端与本草知识的实体化——以日本对朝鲜药材的调查为中心第一节 17、18世纪日本本草学的发展和实地药材调查的起源第二节 动植物名称的判定与实物的对照第三节 植物图像在药材调查中的作用第四节 “纵向积累”和“横向交流”:东亚博物学的不同发展方向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自然的命名第二节 自然知识的变化和科学的出现第三节 科学:一场社交第四节 想象一个自然知识的全球史后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