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仇立平
页数:35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555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当下的中国社会阶层流动已经进入社会阶层再生产阶段。从韦伯阐述的有关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的思想,也可以这样认为,跨阶层或长距离流动经常发生在根本性的制度革命或重大技术革命时代,但在常规社会状态下,社会阶层流动就转变为短距离或台阶式流动,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及其子女在原有的阶层中停留的时间是以“代”为计算单位的,此即为社会阶层的再生产。
作者简介
仇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80年、1981年分别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的全国社会学第一期和第二期暑期讲习班。曾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社会》杂志执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社会研究方法。早年从事家庭社会学、老年社会学研究、社会研究方法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究中国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并主要以文化资本的视角研究当代中国城市社会分层,目前关注的领域还有中国社会治理转型等问题。曾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出版有《社会研究方法》(“万卷方法”丛书)、《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副主编)、《中国当代性文化》(副主编)等著作。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上海大学社会学丛书。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化资本:我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生产和再生产研究”(11bsh028)成果,并获上海大学2013年085工程“都市社会发展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资助。当下的中国社会阶层流动已经进入社会阶层再生产阶段。从韦伯阐述的有关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的思想,也可以这样认为,跨阶层或长距离流动经常发生在根本性的制度革命或重大技术革命时代,但在常规社会状态下,社会阶层流动就转变为短距离或台阶式流动,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及其子女在原有的阶层中停留的时间是以“代”为计算单位的,此即为社会阶层的再生产。
目录
上海社会阶层结构转型及其对城市社会治理的启示
一 30多年来上海社会阶层结构变迁
二 上海社会阶层结构接近美国20世纪50年代水平
三 上海社会阶层结构转型对社会治理的启示
文化资本与阶层再生产
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一 从狭义文化资本到广义文化资本
二 文化资本与教育和地位的获得
三 文化资本对地位获得和社会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文化资本对阶层地位获得的间接影响机制
一 文化资本对社会阶层地位的影响
二 文化资本视角下的地位获得研究
三 文化资本和职业地位获得
四 文化资本与代际职业地位再生产
五 文化资本和个人职业获得的路径分析
六 经济、文化、政治资本对阶层流动的影响
文化资本与中产阶层的生产
一 中产阶层研究概述
二 文化资本与中产阶层地位获得
三 文化资本对中产阶层地位获得的意义
教育过程与阶层再生产
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供给——从宏观到微观的不平等
一 教育平等化与MMI假设
二 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供给和教育平等化
三 教育平等化过程中的平等与不平等
教育场域与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
一 自然结果还是人为设计:教育分层功能两种对立的理论取向
二 资本分殊:两所学校的差异化境遇
三 文化资本的家庭内化:隐性的不平等及其传递
四 等级分化与阶层强化:家校互动的教育后果
五 结论:教育场域中社会阶层再生产的“预演”
维持不平等:教育分流中的社会选择——以上海市为例
一 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回顾
二 家庭地位、文化资本与教育分流
三 教育分流与不平等的延续
职业教育:新产业工人生产
一 职业教育与产业工人
二 直接再生产理论中的符应原则
三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
四 职业个性品质训导
五 职业教育成层意识训导
生产政体与阶层再生产
从农民工到产业工人:全景敞视主义的规训效应——基于对工厂农民工的访谈
一 全景敞视主义的解释域
二 工厂中的全景敞视主义
三 全景敞视主义在工厂中的规训效应
民营或央企:工人身份认同与生产
政治的多元路径
一 工人主体性何在
二 改制后民营企业的生产政治形态与工人身份认同
三 回归央企:重获“父爱”与“双体系”生产政体
四 殊途同归的困境:混合型生产政体与工人身份认同的构成
时空支配与身体技术:都市会所服务者的日常工作
一 洗浴场的农民工
二 工作与生活的相互嵌入
三 服务会所劳动过程全景
四 “消费—服务”体系中的生产政治与支配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