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伍新春
页数:440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
ISBN:97870400773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担任高等教师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完成《高等教育心理学》等四门课的学习,因此教育部人事司组织有关专家编写这本岗前培训教材。 本书分心理学与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心理、高等学校教学心理、高等学校德育心理、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测评五篇。 本书既可供未学过该课程的高校教师培训之用,也作为高等学校师生参考。
本书特色
| 本书分为五编十五章。第一编“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在明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着重阐述高等教育与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与研究方法等,以使大家对高等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有一初步的认识。. |
| 第二编“高校学习心理”主要阐述与高等教育教学过程有关的学习理论基础和学习心理规律。.. |
| 第三编“高校教学心理”主要阐述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即智育过程或称“教书”过程)中的基本心理规律。 |
| 第四编“高校德育心理”主要阐述高等学校德育过程(即狭义的教育过程或称“育人”过程)的基本心理规律。 |
| 第五编“高校教学设计与测评”主要阐述具体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与规律。… |
目录
| 第一编心理学与高等教育. |
| 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
| 第一节人类心理现象 |
|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
| 第二章教育心理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
|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发展简史 |
| 第二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
| 第三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
| 第一节教师的社会角色 |
| 第二节教师的能力素质 |
| 第三节教师威信与师爱 |
| 第二编高等学校学习心理 |
| 第四章学习心理概述 |
|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类型与特点 |
| 第二节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论基础 |
| 第三节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 |
| 第五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
| 第一节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
|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 |
| 第三节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培养 |
| 第四节学习动机的激发 |
| 第六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
| 第一节学习迁移的实质及其作用 |
|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理论观点 |
| 第三节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 |
| 第四节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 |
| 第三编高等学校教学心理 |
| 第七章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 |
| 第一节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 |
| 第二节教材直观与知识的感知 |
| 第三节教材概括与知识的理解 |
| 第八章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
| 第一节记忆及大学生记忆的发展 |
| 第二节知识的识记与信息编码 |
|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与信息存贮 |
| 第九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
| 第一节知识.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 |
| 第二节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
| 第三节心智技能及其培养 |
| 第十章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
| 第一节问题解决及其早期模型 |
| 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 |
| 第三节创造性及其培养 |
| 第四编高等学校德育心理 |
|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
| 第一节自我意识的涵义与结构 |
| 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
| 第三节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
| 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培养 |
|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相互关系 |
| 第二节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
|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
| 第十三章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
| 第一节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
| 第二节大学班集体心理 |
| 第三节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
| 第十四章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 |
| 第一节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
| 第二节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 |
| 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
| 第五编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测评 |
| 第十五章教学的宏观与微观设计 |
| 第一节教学设计及其系统观 |
| 第二节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计 |
| 第三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设计 |
| 第四节教学媒体的设计 |
| 第二节有效教学测验的基本要求 |
| 第三节教学测验的类型及其应用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