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美国梦:教育因·学术果:from education commitment to academic excellence

封面

作者:田德新著

页数:262

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612468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作为一本关于美国教育本质和西方学术特性的研究论著,《美国梦:教育因·学术果》分为两部分,第1~12章用中文撰写,内容涉及美国基础教育和大学的办学理念、特色与改革,私立学校和常春藤高校的办学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学术自由和学术诚信,外语教学的新动态,大学教育理念和课程大纲的重要性,以及人际传播学理论与研究评述等。第13~23章用英文撰写,内容包括评析美国与北约炸我驻南使馆事件的所谓道歉与空中撞机事件的霸权式回应,讨论中国森林环保的传播模式与转变性质,比照中美女性领导风格与中西家教文化差异,论述面向21世纪的中美大国交流途径与汉语常用术语的文化渊源,分析作为演讲课基石的经典阅读与课程改革以及测评《经济人》等西方媒体对新疆暴乱事件的失真报道等。  《美国梦:教育因·学术果》以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研究生及预备赴国外深造人员为读者对象,可使其事半功倍地了解美国教育的本质,快捷高效地掌握国际学术研究的命门。

目录

上部 教育因
第一章 美国基础教育的现状、特点、问题与改革
第二章 深入发展的美国基础教育改革
第三章 美国私立学校的管理体制
第四章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中常春藤联盟院校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第五章 美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第六章 美国高校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诚信
第七章 美国外语教学最新动态研究
第八章 美国明德学院的中文教学特色与启示
第九章 基于民族志方法的美国大学课程大纲研究与借鉴
第十章 美国高等教育理念的发展和大学教学实践特色研究与借鉴
第十一章 美国人际传播理论与研究述评(上)
第十二章 美国人际传播理论与研究述评(下)

下部 学术果
Chapter 13 U. S. and NATO Apologies for the Chinese Embassy Bombing:A Categorical Analysis
Chapter 14 The American Hegemonic Responses to the U. S. -China Mid-air Plane Collision
Chapter 15 The Communication Model and the Nature of Change in Terms of Deforestation in China since 1949
Chapter 16 Like Tiger Mother, Like Tiger Daughter: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on Eastern and Western Parenting Styles
Chapter 17 Keeping Relationships Positive or Doing Things Right: Bridging Women Leaders’ Conflict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pter 18 Culturally Universal or Culturally Specific: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nticipated Female Leadership Styles in Taiw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Chapter 19 Chimerica: U. S. -China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Chapter 20 Prominent Chinese Terms and Their Profound Cultural Roots
Chapter 21 Border Institutions-What Is Lacking in the Diaoyu/Senkaku Islands Dispute
Chapter 22 Laying the Cornerstone: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peaking Course with Themed Classics
Chapter 23 Testing News Trustworthiness in an Online Public Sphere:A Case Study of The Economist’s News Report Covering the Riots in Xinjiang, China

节选

  《美国梦:教育因·学术果》:  (一)学前教育创新模式  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2014年统计,2012-2013学年,美国每天有787.8万名学龄前儿童接受不同形式的学龄前正规教育。各种幼儿园或学前班除了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娱乐场所外,还要依照各州所规定的标准实施教学。现在已有45个州颁布了学前教育标准。美国国会已通过法令,要求所有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正式教师必须获得幼师学位,以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  从实地考察看,美国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创新在日常课堂教学的融人。其具体做法如下:①时间。给孩子提供时间,紧迫逼不出创新,孩子们需要较长而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完成其最理想的作品。②空间。一个能够激发孩子动手创作的空间,一个第二天能够继续其未完成作品的场所。③材料。老师通过购买、收集、循环积攒等方式,为孩子提供各种所需教具。④氛围。学习氛围尽量鼓励挑战、接受错误、容忍孩子的随意举动(包括噪音)等。⑤机会。创造各种户内外机会,激发孩子内在和对外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纽约长岛勒克斯特谷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在遵循纽约州标准的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教师又增添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读本和教具。小小的教室被布置得温馨如家,有上课、读书、游戏、老师办公的固定空间。学生的桌椅三两个一组,散放在室内,并不刻意摆放得多么整齐,只要教师和学生活动方便、交谈自由即可。教室内外包括走廊贴满了学生的优秀作文、图画和手工作品。该班学生用数字“100”组成多达20余种的图画和造型,挂满了横穿整个教室的一条长线。  (二)中小学教育创新模式  在基础教育中,美国的中小学除了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提高其创新能力外,还设立专门的天才班级和天才学校。美国的中小学共12个年级,2000-2001学年共有在校生4700万人。中小学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做法和特点如下:①教学内容丰富,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②学校与社区密切联系,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③师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④课堂教学活动除教师以外,还有同学互教、小组讨论或团队协作等形式;⑤教师通常作为协调人和协作人的角色出现在课堂;⑥学生不仅是为了教师而且是为了教师以外的现实社会而完成作业;⑦课内外活动丰富多彩,为激发学生开发和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机会;⑧强调理解并掌握新知识,坚持重温所学内容;⑨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测试与评估。  例如,纽约长岛古西堡小学,每个教室都有一个读书角。读书角数目可观的读物,适合该班学生的程度和需求,学生可随时借阅并带回家中阅读。学校的图书馆采用电脑自动化管理,与社会上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一般无二,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就学会利用图书馆摄取新知识。该校二年级的数学课因材施教地分为三组:主讲教师负责全班,辅助教师帮助差生,尖子学生被集中到另外一个教室特别辅导。三年级地理课教师在教学生查阅地图时,先带学生到附近观察一处地理概貌,回来后和学生用泥土做出模型,让学生将所看到的地形按模型画到纸上,最后参照真实地图,逐步真正学会使用地图。四年级的英语教师课堂上在讲解着数学课的内容,但教师是从理解语言的重要性的角度去讲解的。  美国的中学更是教学内容丰富,注重学生社会实践。例如,西得威尔中学的《基础物理》1050页,《化学》1200页,《微积分》900页,《英文文学集》2800多页。教师课堂除选课本部分章节外,还要增加许多散页。除课堂教学内容外,学生还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如学生刊物、学生“政府”、演讲队、兴趣小组、体育俱乐部等。纽约史蒂文森高中就有100个俱乐部、30种刊物和26个体育运动队。另外,许多中学要求,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50小时。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都大有益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美国梦:教育因·学术果:from education commitment to academic excellence》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61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