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奕
页数:372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
ISBN:978751172901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城市基层治理,是我国基层治理的基础和切入点。城市基层治理的好与坏,在某种程度上,更能反映我国国家治理的成效。
☆本书不同于常见的“基层治理”学术研究作品,是由来自城市基层治理一线的实践者集体创作而成,可以看成镜鉴和指导当下我国基层治理状况的工作指南和实操手册。
☆本书从基层治理的内涵、顶层设计、工作体系、社会共治和未来之路五个部分,多维度、多层面地阐释了我国城市基层治理的历史变迁、主要内容、制度设计、治理主体、治理结构、治理方式、治理机制、理想状态和发展趋势等诸多问题,对于推动基层治理的相关理论和政策在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的普及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简介
唐奕,男,1967年出生,广东湛江人,汕头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海头乡副乡长,深圳市南山区纪委常委、招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区社会建设工作部部长,现任中共深圳市南山区委委员、区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长期从事基层社会治理,在“一核多元”社区治理、和谐企业工作室、来深建设者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社区工作人员管理体系改革等多个创新项目中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双向互动”制度创新,荣获第四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致力于理论研究,牵头组织编写了《深圳市南山区社会建设标准体系》和《和谐社会建设发展指数》,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版权认证;《中国社会建设大辞典》、《深圳市南山区“一核多元”社区治理模式工作体系》,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行;同时,承担了《中国(广东)自贸区前海蛇口片区社会治理方案》的编制,参与编写了《嵌入与吸纳——深圳市南山区和谐社区建设制度创新研究》、《基层党建与和谐社区建设——南山的实践路径及理论创新》。
相关资料
该书完全由基层工作者编写,在国内是比较少见的,较好地解决了当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能够给国内的同行们启迪与借鉴。他们凭着多年来的基层工作实践和感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回顾了我国和世界先进城区在基层治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既突出时代色彩,侧重于眼前的实践、当下的总结,同时兼顾基于实践的推广性,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和构想,是我国基层治理历史进程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准和参考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监察部特约监察员 房宁
本书特色
基层汇聚着居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最直接利益,关系着国家政权的和谐稳定。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基石,是人类政治社会的普遍现象。
经历了百余年艰难探索和30多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层社会正在经历着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传统基层治理方式也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如何革故鼎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这是摆在基层治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而紧迫的课题。
那么,从总体上看,传统城市基层治理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如何从碎片化治理走向整体性治理?未来的治理方向何在?
在单位制变化、户籍制松动的背景下,基层治理的结构该有何种变化?
在不断推进城市化进程中,个人权益与公共利益如何平衡?
在“流动大军”超过两亿的当下,市民化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如何实现?
在一个权利意识日益萌发的时代,治理思路如何跟上时代步伐?
……
正是带着这样一些疑惑,来自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基层工作者开始了对这一课题的思考,试图以基层的视角描绘出我国基层治理的现状和勾勒出未来的治理之路,走出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全书共分五部分、十五章,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力求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对基层治理作了系统梳理和深度挖掘。在写作方式上,既有借鉴,又有创新;引用大量数据,对问题进行分析与例证,既可为更加深入地研究基层治理工作“抛砖引玉”、“解剖麻雀”,也可为其他地区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