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现代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研究

封面

作者:吴威威

页数:24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690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现代化的关键——公民思想行为的现代化还不能令人满意。如今改革处于现代化进程深处,培养具有主体性的健全自律的现代公民,既是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化的公民教育,要培养具有公共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意识的责任公民。论著分析了现代化与公民责任的相关关系,界定了大学生公民责任的理论内涵,在比较与借鉴了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公民责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实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给予了系统地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简介

吴威威(1973—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负责人,兼任黑龙江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黑龙江省政治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研究,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研究。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现代化与公民责任的相关概念分析

一 现代化的含义与现代化理论

二 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

三 人的现代化与公民责任

(一)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二)公民与公民责任概念界定

(三)公民责任与人的现代化

第二章 大学生公民责任的理论内涵

一 理论之思:公民责任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公民责任的逻辑前提

(二)公民责任的政治基础

(三)公民责任的社会基础

(四)公民责任的伦理基础

二 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大学生公民责任的基本内容

(一)公民责任的一般内容

(二)大学生公民责任的内容

第三章 美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

一 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二 美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法制教育

(三)政治参与教育

三 美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举措及经验

(一)美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举措

(二)美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经验

第四章 德国公民责任教育

一 德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的臣民教育

(二)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教育

(三)纳粹时期的种族主义教育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主公民教育的发展

二 德国公民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把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作为公民责任教育的首要目标

(二)公民责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民主政治教育

(三)注重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宗教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 德国公民责任教育的特色

(一)有力的组织和管理机构——联邦政治教育中心

(二)公民责任教育的里程碑式文献——《博特斯巴赫共识》

(三)以回归生活世界的方式开展公民责任教育

(四)公民责任教育社会化

第五章 新加坡公民责任教育

一 新加坡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20世纪60年代):爱国主义教育时期

(二)20世纪70年代:精神文明建设时期

(三)20世纪80年代:全面道德教育阶段

(四)20世纪90年代至今:“共同价值观”教育时期

二 新加坡公民责任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国家意识教育

(二)儒家伦理与道德教育

(三)法制教育

(四)家庭价值观教育

(五)新加坡公民责任教育的远景目标:创建优雅社会

三 新加坡公民责任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学校教育是公民责任教育的主渠道

(二)家庭教育是公民责任教育的基本渠道

(三)社会教育是公民责任教育的重要渠道

四 新加坡公民责任教育的经验

(一)政府官员率先垂范,做廉洁自律的公民道德楷模

(二)以共同价值观教育加强国家认同,建设社会与国家取向的公民文化

(三)道德教化与法制管理相辅相成,构建积极守则的责任社会

(四)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公民责任教育网络,形成全方位公民责任教育系统

第六章 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

一 俄罗斯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沙皇俄国时期(1721—1917年)

(二)苏联时期(1917—1991年)

(三)俄罗斯时期(1991一至今)

二 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非党化、非意识形态化的政治意识教育

(二)道德观念与法制知识教育

(三)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

(四)生态环境教育

三 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的方法与特点

(一)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方法

(二)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特点

四 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俄罗斯公民责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七章 我国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思考

一 关于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内容的思考

(一)培育社会主义公民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中国精神教育

(三)突出大学生法治精神的培养

(四)增强大学生公民道德责任意识

(五)培养大学生公民能力

二 关于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实施的思考

(一)实施原则

(二)实施方法

三 公民责任的社会建设

(一)建设公民社会使其成为培育公民责任的温床

(二)建设公民责任的运行机制

(三)建立公民责任建设的保障机制

四 加强公民责任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公民道德调控体系的建立

(二)有利于推进权力的民主化和行政的公开化

(三)有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现代化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58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