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曹俊军著
页数:208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6801207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题讨论的方式贯穿始终, 审视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观念, 探究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师专业准备、课改方案准备、社会舆论准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检视了入学选拔机制、教师教育 (培训) 、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配置和社会各部门的整体联动等配
作者简介
曹俊军,1973年生,湖南湘乡人,教育学博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方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主持或参与“复杂科学视域下的新课程改革”、“教师幸福的失落与追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监控机制研究”等近10项,在《教师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2部,出版《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专著1部。
本书特色
本书审视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育理念与课程观念,探究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师专业准备、课改方案准备、社会舆论准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检视了入学选拔机制、教师教育(培训)、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配置和社会各部门的整体联动等配套措施,剖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城市化、形式化和功利化等倾向,分析了学生负担的实质加重,教师的不适应与迷茫,综合实践活动与研究性学习成为了点缀等现实问题。简言之,本书实际上是在充分肯定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妨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诸多问题,为今后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思路与建议。本研究既是对以前相关研究的反思的结果,也是近年来关于课程改革的学术研究和基础教育领域的变革,特别是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成为学校与广大教师普遍的实践的结果,当然也是书作者在基础教育领域内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协同问题”研究不断深入的结果。正是基于以上基础使本研究获得了更为宏观的理论背景与宽阔的研究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