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胡明伟
页数:420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
ISBN:97878006017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四部分,内容包括:戏剧形成与戏剧观念萌芽、两宋戏剧形式与戏剧观念嬗变、辽金戏剧形式与戏剧观念嬗变、元前戏剧形式与戏剧观念的演变特点等。
本书特色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人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有价值的文学研究需要的是用新材料去解决新问题,从而得出新观点。
自从王国维撰写《宋元戏曲考》以来,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成为了热门的领域,各种著作层出不穷。然而中国戏曲史领域还是有可以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隙。本书从戏剧形式与戏剧观念演变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早期的戏剧形式演变过程,戏剧观念与戏剧形式的关系,戏剧观念与其它艺术观念之间的关联。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构想
第一章 戏剧形成与戏剧观念萌芽
第一节 戏剧形成于唐
一 戏剧形成于唐的理论确认
二 戏剧形成于唐的事实印证
第二节 唐代戏剧观念
一 戏剧意识的萌芽
二 唐代戏剧意识¨
第二章 两宋戏剧形式与戏剧观念嬗变
第一节 两宋戏剧形式演变
一 北宋杂剧与南宋杂剧是不同的杂剧形式
二 宫廷杂剧与民间杂剧的对立与互动
三 南戏产生于“宣和南渡之际”
第二节 北宋初期的戏剧观念
一 “杯酒释兵权”与歌舞享乐的社会风气
二 杂剧演出形态与杂剧功能
三 张景《屋壁记》的表演观念
第三节 北宋中叶戏剧观念嬗变
一 儒家道统文统与戏剧观念
二 苏轼戏剧观念
三 江西派“作诗如作杂剧”说及泛化
四 “逢场作戏”考释和评价
五 北宋末期的戏剧观念
第四节 南宋前期的戏剧观念
一 洪迈、岳珂的杂剧批评模式与杂剧讽谏说
二 理学家否定戏剧及其影响
三 南戏《张协状元》所体现的戏剧观念
第五节 南宋后期的戏剧观念
一 俗文化思潮下的戏剧观念
二 周密的戏剧观念
三 张炎的词学思想与戏剧观念
第六节 两宋戏剧术语与戏剧批评模式考论
一 两宋戏剧术语考论
二 戏剧批评模式考论
三 两宋戏剧观念主要倾向
第三章 辽金戏剧形式与戏剧观念嬗变
第一节 辽代戏剧与戏剧观念
……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人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有价值的文学研究需要的是用新材料去解决新问题,从而得出新观点。
自从王国维撰写《宋元戏曲考》以来,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成为了热门的领域,各种著作层出不穷。然而中国戏曲史领域还是有可以深入研究的学术空隙。本书从戏剧形式与戏剧观念演变历史的角度,研究中国早期的戏剧形式演变过程,戏剧观念与戏剧形式的关系,戏剧观念与其它艺术观念之间的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