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唐君毅
页数:40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5193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八章,解说整个中国哲学体系及其基本原理。作者将中国哲学分为“原理”及“原心”二者。认为整个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即是理之一体的展开。中国哲学所的义理,历史地分为六者——即先秦之名理或魏晋之玄理、隋唐之空理、宋明之性理、清学之文理与事理,以及近代社会之“物理”。而从心体出发,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可以展开为四种理性形态:知类知故的知识心、虚灵明觉心、德性心、知历史文化之统类之心。本书由此引出中国佛教之本体及程朱陆王太极理气之异同。
目录
自序(写作缘起、本篇大意与未及之义)
一 缘起
二 本篇大意
三 本篇及次篇所未及之义
第一章 原理上:“理”之六义与名理
一 导言
二 先秦经籍中之理及文理
三 魏晋玄学与名理
第二章 原理下:空理、性理与事理
四 佛学与空理
五 宋明理学与性理
六 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
七 结论
第三章 原上心:孟子之性情心与墨家之知识心
一 本文宗趣
二 论孟子之性情心或德性心之本义
三 墨家之知识心与儒墨思想之所由异
第四章 原下心:庄子之灵台心荀子之统类心与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
第五章 原名:荀 子正名与先秦名学三宗
第六章 原辩:墨子小取篇论 “辩”辨义
第七章 原言与默:中国先哲对言默之运用
第八章 原辩与默:墨庄孟荀之论辩
第九章 原致和格物上: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知思想之发展
第十章 原致知格物下: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和思想之发展
第十一章 原道上:老子言道之六义
第十二章 原道下:老子言道之六义贯释
第十三章 原太极上:朱陆太极之辩与北宋理学中太极理气思想之发展
第十四章 原太极中:天地之根原问题,与太极一名之诸义,及朱子太极理气论之哲学涵义
第十五章 原太极下:朱子太极理气论之疑难与陆王之言太极及即心言太极之说
第十六章 原命上:先秦天命思想之发展
第十七章 原命中:秦汉魏晋天命思想之发展
第十八章 原命下:宋以后天命思想之发展
索引
一 缘起
二 本篇大意
三 本篇及次篇所未及之义
第一章 原理上:“理”之六义与名理
一 导言
二 先秦经籍中之理及文理
三 魏晋玄学与名理
第二章 原理下:空理、性理与事理
四 佛学与空理
五 宋明理学与性理
六 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
七 结论
第三章 原上心:孟子之性情心与墨家之知识心
一 本文宗趣
二 论孟子之性情心或德性心之本义
三 墨家之知识心与儒墨思想之所由异
第四章 原下心:庄子之灵台心荀子之统类心与大学中庸之德性工夫论
……
第五章 原名:荀 子正名与先秦名学三宗
第六章 原辩:墨子小取篇论 “辩”辨义
第七章 原言与默:中国先哲对言默之运用
第八章 原辩与默:墨庄孟荀之论辩
第九章 原致和格物上: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知思想之发展
第十章 原致知格物下:大学章句辨证及格物致和思想之发展
第十一章 原道上:老子言道之六义
第十二章 原道下:老子言道之六义贯释
第十三章 原太极上:朱陆太极之辩与北宋理学中太极理气思想之发展
第十四章 原太极中:天地之根原问题,与太极一名之诸义,及朱子太极理气论之哲学涵义
第十五章 原太极下:朱子太极理气论之疑难与陆王之言太极及即心言太极之说
第十六章 原命上:先秦天命思想之发展
第十七章 原命中:秦汉魏晋天命思想之发展
第十八章 原命下:宋以后天命思想之发展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