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来成
页数:29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161544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现代课程与生俱来的预设性、工具性、控制性和封闭性等致命缺陷需要有新的课程理论来修正它、超越它,这个理论就是后现代课程理论。后现代理论投射到课程研究领域,便绘出了万花筒般的缤纷图案:可以从历史的、审美的、文化分析的、生态的、社会批判的、自我履历等多重视角来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其精髓就是建构能满足教育个体差异性、自我主导性和动态生成性的课程与教学。协商课程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价值基础上的课程模式,其基于异质、自主权、开放、多元的教学方式,是后现代课程视窗里最具有生命力的课程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孙来成,男,1968年生,江苏常州人,汉族,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从事教师教育教学与研究。曾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评论》等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6篇,参与教材《实践教育学》的编撰,主持过两项厅级课题。
本书特色
孙来成编著的《课程的后现代视窗(以协商课程为镜像)》讲述了:现代课程与生俱来的预设性、工具性、控制性和封闭性等致命缺陷需要有新的课程理论来修正它、超越它,这个理论就是后现代课程理论。后现代理论投射到课程研究领域,便绘出了万花筒般的缤纷图案:可以从历史的、审美的、文化分析的、生态的、社会批判的、自我履历等多重视角来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课程,其精髓就是建构能满足教育个体差异性、自我主导性和动态生成性的课程与教学。
协商课程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价值基础上的课程模式,其基于异质、自主权、开放、多元的教学方式,是后现代课程视窗里最具有生命力的课程发展方向。
目录
第一部分 后现代课程视窗
第一章 后现代性和课程发展综述
第二章 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历史视角
第三章 自我履历中的概念重建
第四章 解释学的循环和后现代社会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中的种族、性别和种族关系
第六章 课程研究中的后现代哲学
第七章 相互依存和生态可持续的课程
第八章 乌托邦梦想、民主和平等主义理想
第九章 质的探究、艺术与合成时刻
第十章 混沌、不确定性和后现代返魅
第十一章 后现代教育:万花筒般的感觉力
第十二章 社会批判棱镜中的美国教育改革
第二部分 协商课程:后现代课程的镜像
第十三章 协商课程的基本模式
第十四章 协商课程的逻辑选择与依据
第十五章 课程即探险
第十六章 协商课程与教师成长
第十七章 协商学习与学生自主发展
一则后现代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章 后现代性和课程发展综述
第二章 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历史视角
第三章 自我履历中的概念重建
第四章 解释学的循环和后现代社会
第五章 多元文化中的种族、性别和种族关系
第六章 课程研究中的后现代哲学
第七章 相互依存和生态可持续的课程
第八章 乌托邦梦想、民主和平等主义理想
第九章 质的探究、艺术与合成时刻
第十章 混沌、不确定性和后现代返魅
第十一章 后现代教育:万花筒般的感觉力
第十二章 社会批判棱镜中的美国教育改革
第二部分 协商课程:后现代课程的镜像
第十三章 协商课程的基本模式
第十四章 协商课程的逻辑选择与依据
第十五章 课程即探险
第十六章 协商课程与教师成长
第十七章 协商学习与学生自主发展
一则后现代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