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芊
页数:299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
ISBN:97875010409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由于朱载堉被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一位最杰出的数学与音乐理论家”,他作为科学家的进步性得到了高度肯定。这样一种身份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局限了研究者的观察和研究角度,致使朱载堉诸多恢复乐教的工作只被简单视为他科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或者朱载堉作为“百科全书式”人物知识广博的表现,而其真实的目的却被遮蔽了。甚至他对于儒家传统经典的坚守也被看成是他为了包装其科学创新而采取的策略,或顶多是对传统的一种妥协。然而,《礼乐余响》笔者刘芊认为,朱载堉恢复乐教的努力是真实的,而且是其一生不懈追求的主要目标。只有从儒家乐教的角度来认识朱载堉的行为主张,才能对其包括律学研究在内的全部活动有一个一致性的认识,也才能理解其求新求实与维护传统之间的张力。
作者简介
刘芊,1968年1月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兴化。1990年毕业于北京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并获得美国福坦莫大学(Fordham university)工
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北京语言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北京大学国家发
展研究院从事传统文化与管理及跨文化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
英文专著《儒家思想与最国商务》(Confucianism and Business Practices
in China)等。
本书特色
毋庸置疑,朱载堉在科学上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从科学进步的角度看,其著述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有关十二平均律的部分,但从乐教的角度看,他对于古乐器的考证和弦歌、雅舞的恢复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甚至,他的“科学”研究也不应该置于其恢复乐教的努力之外来孤立地看待。同时,当我们从乐教角度研究朱载堉时,也使我们能透过朱载堉这一典型、生动的例子来更加深刻地理解儒家乐教。《礼乐余响》中,作者将尝试从历史和现代两个角度对儒家乐教进行梳理和分析。
目录
一“讲律吕者,为兴乐耳”――作为兴乐君子的朱载堉
二“集大成于金玉,总调理于始终”――乐教史上的一个
典型案例
三乐与乐教――相关概念的厘清
四两点说明
小结
第一章 朱载堉恢复乐教的时代背景与思想基础
第一节 晚明礼乐衰败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藩王身份的无奈
第三节 深厚的儒学修养
一朱载堉的“孝”
二朱载堉的“让”
三朱载堉的“格物致知”
四家庭与乡贤的影响
第四节 进退穷达中的圆融――儒、释、道三学在朱载堉
心目中的地位
小结
第二章 朱载堉兴复乐教的努力
第一节 检视乐教失传的原因
一典籍亡佚,六艺残缺
二乐的神秘化及禁忌与教条
三重道轻器的传统
四雅乐不为人所喜爱
第二节 发掘兴复乐教的资源
一取法尧舜、三代――回归上古乐教
二礼失求诸野――挖掘民间音乐资源
三试验则易知耳――在实践中获得新资源
第三节 重建乐教理论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