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封面

作者:牛盼强

页数:231

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432243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系列丛书: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通过九个章节的内容,在全面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产业知识基础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知识基础的配置创新理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综合而言,《都市圈发展与管理研究系列丛书: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可为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以及政府创新环境的营造提供政策参考。

本书特色

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问题,它还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的问题,因此分析产业创新需要从一个更广阔的系统中进行研究。首先,研究产业创新不能脱离与它息息相关的产业知识基础。因为知识基础会因为产业的不同而不同,从而导致创新的过程和本质也会发生不同。第二,研究产业创新不能脱离更广泛的系统。区域创新体系为产业创新提供了所需的必要条件,包括企业、产业等生产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等知识产生组织,行业机构、金融机构等中介组织,还包括营造环境的政府部门。第三,产业知识基础会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产业知识基础。因此,牛盼强编著的《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把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这在理论上可以弥补产业知识基础理论和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理论各自的不足,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者和相关研究者提供借鉴。在实践上,可以为企业自主创新、企业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以及政府创新环境的营造提供政策参考。

目录

第1章 导言
1.1 背景与意义
1.2 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关于创新的基础研究
2.2 关于创新体系的研究
2.3 关于知识基础相关概念的研究
2.4 关于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相关研究
2.5 现有研究的演进路径与不足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知识基础的基本理论
3.1 产业知识基础概念提出的背景
3.2 产业知识基础的内涵
3.3 产业知识基础的分类和比较
3.4 知识基础的产业设置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知识基础配置创新理论分析
4.1 知识基础空间配置的文献分析
4.2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知识基础配置创新的三元理论
4.3 影响产业知识基础配置创新的其他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综合型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的博弈分析
5.1 模型构建的基础
5.2 企业内综合型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的连续策略博弈
5.3 企业间综合型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的动态博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解析型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的博弈分析
6.1 解析型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的两种模式
6.2 解析型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的旅行方式
6.3 解析型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的动态博弈
6.4 制度对产业知识基础交互配置创新影响的博弈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产业知识基础对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影响理论分析
7.1 产业知识基础影响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机制
7.2 核心要素——产业知识基础的创新特性
7.3 中间环节——产业知识基础的配置创新
7.4 外部环境——制度因素
7.5 影响结果——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类型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产业知识基础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实证分析
8.1 我国产业知识基础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演变
8.2 区域创新体系中产业知识基础的测量方法和模型
8.3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产业知识基础的测量和分布
8.4 我国典型省市的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8.5 促进我国产业知识基础发展和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本书的贡献
9.3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节选

  其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影响。  自由市场经济强调完全通过市场来调控经济,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和管理也是如此。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公司的创新策略很少被法令、政治、伦理和社会考虑等所限制(Heidenrich,2004),取而代之的是从局域风险资本、企业家、科学家、市场需求和孵化器等处获得动力,以支持创新(Asheim & Coenen,2006)。因此,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与经济、科学和技术观点联系更紧密。自由市场经济可以根据市场机会的需要来重构生产体系(Gilpin,1996),在国家创新体系上的表现就是能够根据市场创新需要,运用金融激励来调整组织结构、生产组织和知识创造组织的关系等,对区域创新体系进行较为及时的重构。如多采取较为灵活的项目制和暂时性组织,以及充分利用针对创新的风险资本等。  对于综合型知识基础,其创新需要相对较为稳定的制度环境,这样才有利于连续性渐进创新。但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其制度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需要不断地调整,这样很难使综合型知识基础在区域内得到最优配置。即综合型知识基础在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区域创新体系下,需要更多地谋求在企业内部,如车间、办公室等进行交互学习和知识积累,进行创新。但在区域内,综合型知识基础产业却由于这种不断调整的市场和制度,各自企业间能够相互共享的知识相对协作市场经济制度较少。由于综合型知识基础的产业限制,这种知识基础一般在企业和区域内进行配置创新,也会表现出区域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的特性,但相对协作市场经济制度,其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的趋势较小。  对于解析型知识基础,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则为其充分发展提供了空间。解析型知识基础产业一般是新兴产业,表现出与以往技术不同的特性,因此其发展需要不同的制度来保障。同时,解析型知识基础产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多出自大学和科研机构,其应用前景存在很多变数,因此需要灵活多变的产学研合作方式,如依靠暂时性组织或项目,或衍生出新企业;另外这种新兴技术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社会资本的大力支持,如风险资本等。因此,解析型知识基础更多的以企业和市场为基础,其知识基础的配置创新更是跨区域范围,甚至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解析型知识基础产业在跨国和全球范围内进行知识基础的配置创新也成为一种常态。  总之,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下,解析型知识基础更为典型,其知识基础的配置创新主要是跨区域、国家创新体系甚至全球创新体系的范围。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产业知识基础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8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