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贺艳青
页数:200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098267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贺艳青所著的《朝鲜战争前后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共政权的认知》试图借用国际政治理论中的认知学派(cognitive school)理论,尤其是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关于国际政治中的知觉和错误知觉的理论,从历史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美国对“中共政权”认知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发展变化过程。首先,本书将美国政府当作国际政治中的行为体,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美国政府对中国政府的认知。其次,本书选择美国政府所谓的“中共政权”(chinese communist regime)作为对华认知的主要客体。有关美国对中国国民、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等其他各个层次的认识会有所涉及,但并非本书分析的重点。而关系到国际利益和国际交往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中国是敌是友的判断和认识。而敌友判断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就是对“中共政权”的性质和它所实行的国际战略的认知。因此,本书研究的主要认知内容是“中共政权”性质和国际战略。
作者简介
贺艳青,女,1977年3月生,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现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工作,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外交史、国际冷战史。已翻译学术论文及史料二十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书特色
贺艳青所著的《朝鲜战争前后美国情报机构对中 共政权的认知》首先讲述从抗日战争后期开始中共国 际战略的形 成以及美国情报机构同“中共政权”的最初接触,在 朝鲜战 争爆发之前,“中共政权”只是美国的“红色隐患” ;其次论 述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国际战略的调整,而美国情报 机构基 于原有的对华认知,对中国战略意图出现两次重大误 判,这 是导致中美在朝鲜迎头相撞的重要原因之一;随后分 析中美 开战后中共国际战略的进一步调整以及美国情报机构 对华 僵化认识的形成——新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最主要的 “红色 敌人”;最后根据认知心理学等国际政治理论分析美 国情报 机构对华认知的主要内容、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 今天中 美交往的一些具体启示。
目录
第一章 美国情报机构对“中共政权”初认识
第一节 美国情报机构与“中共政权”的接触
第二节 中共国际战略思想起源与美国情报机构对未来中国政权的预测
第三节 中共国际战略的早期实施与美国情报机构“红色隐患”印象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美国情报机构的对华认知与朝鲜战争的爆发
第一节 “一边倒”与中共抗美援朝的战略抉择
第二节 “红色隐患”印象与美国在战争中的决策
小结
第三章 朝鲜战争与美国情报机构对华认知的调整
第一节 重提“中间地带”——中共国际战略调整
第二节 美国情报机构“红色敌人”认知的完全形成
第三节 美国政府对华全面遏制政策
小结
结论:冷战背景下的美国情报对华认知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