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封面

作者:石泉著

页数:236页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1080730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指出,甲午战争中国之所以失败,其内政上之基因,在于此前30年间自强运动未能大规模积极进行。战争以后,外患日张,国势日颓,中国政局遂失其稳定性。李鸿章既去,北洋军权渐归荣禄。袁世凯接统新军,渐露头角。而清流势力因康梁维新运动之大起又趋分化,上与宫廷矛盾相结,于是帝后党争愈烈,遂终爆发戊戌之变,大局从此益不可问。而革命势力则始于甲午,乙未间萌芽海外,逐渐滋长,遂终成倾覆满清帝国之先驱。

作者简介

石泉(1918—2005),原名刘适,安徽贵池人,出生于北京。1938年入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1944年考入成都燕京大学研究院,师从陈寅恪教授,并兼任研究助理。1954年后,长期在武汉大学任教,教授,历史地理所所长。开创荆楚历史地理与楚国历史文化研究。

主要著作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古代荆楚地理新探》《古云梦泽研究》《古代荆楚地理新探·续集》等,主编《楚国历史文化辞典》。

本书特色

石泉此文作于50 年前,一可见其独立无羁之思想,了无顾忌,言人之所未言,发人所未发之覆,毫无左顾右盼之拘束,此正得寅恪先生平生所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之真谛。二从文字言,挥洒自如,得心应手,语语照应,前后关连,以视后之八股之风,高出不知多少。今之治史者,于此亦当有以学之。
——唐振常(上海社科院历史所研究院)
石泉教授这部少作、旧作,体现了中国良史之传统,其史学思想、史学方法与严谨的学风,都有其历史性的价值和切中时弊的现实意义。即以学风一端而言,本书对史料之搜集、考辨、研讨、分析,可谓详尽、透彻、深细。我相信,石泉教授这部著作的出版,必将多方面地有助于我国优秀史学传统之火继薪传,也将有益于史学工作之后来人。
——刘桂生(清华大学历史学教授)

目录

序 / 刘桂生

自序

内容提要

引言

第1章 甲午以前政局概观

第一节 洋务运动与守旧势力之冲突

第二节 满清统治者对汉人新兴势力之猜防

第三节 宫廷矛盾与朝臣党争

第2章 自发端至宣战

第一节 李鸿章之观点与措施

第二节 主战派士大夫之观点

第三节 中枢态度之演变

第四节 北洋内情

第3章 战争初期:一意作战时期

第一节 主战派之政治攻势

第二节 中枢之争议

第三节 前敌人事摩擦之影响军事

第4章 和战并进时期

第一节 中枢人事之重要更动与主战派之作为

第二节 和议之酝酿及其成熟

第三节 李鸿章与淮军之失势

第四节 军事上之难题与新式陆军之创始

第五节 宫廷问题与政局之关系

第5章 和议之成与主战派之挣扎

第一节 议和时期

第二节 和约之批准与互换

第三节 和后余波

第6章 战后政局新形势

第一节 北洋局面

第二节 中枢政况

第三节 新兴势力之崛起

结论

参考书目

再版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45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