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战争事典特辑万历朝鲜战争全史

封面

作者:朱尔旦

页数:656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

ISBN:978751393231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万历二十年(1592年),野心勃勃的丰臣秀吉初步统一日本,就迫不及待地倾全国之力发动侵朝战争,试图以朝鲜为跳板进攻大明。朝鲜不能抵挡,短短月余便丢失汉城、开城、平壤三都,战火烧到中朝边界。关键时刻,明神宗派大将李如松出师东征,抗日援朝。很终,这场历时七年的大规模靠前战争,经过一系列明面上的厮杀与暗地里的角逐后,以日本全面撤出朝鲜宣告结束。这场战争不仅对中、日、朝三国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还导致了东亚靠前关系的重新组合。本书广泛运用中、日、朝三国史料,详细介绍了万历朝鲜战争中发生的战斗、对峙、谈判以及各方盘算,力图以全景式描写还原每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将这场战争的始末与本来面目完整呈现给大众。

作者简介

朱尔旦,青年历史研究者。自幼热爱历史。立志治史。成一家之说。自2009年重点关注万历朝鲜战争这一课题以来,至今已经有十余年,不仅阅读了大量相关史料、著作、论文,还搜集、购置了许多国内罕见的万历朝鲜战争资料。目前著有《碧蹄馆大战》《虚弱的日本战国》等文章。

本书特色

指文图书出品:结合中、日、朝三方大量原始史料,打造一部400多年前中、朝联军驱逐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史诗!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壬辰倭乱(上):从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到发兵侵略朝鲜
丰臣秀吉的崛起
对马岛的欺瞒外交
日军征明的准备
庆尚道白骨撑天
朝鲜官军的崩溃
朝鲜三都陷落
朝鲜勤王军溃败
丰臣秀吉增派援军
晋州之战
加藤清正入侵咸镜道
黑田长政入侵黄海道
毛利吉成入侵江原道
小早川隆景入侵全罗道
毛利辉元入侵庆尚道
李舜臣与日本水军的海战
第二章 壬辰倭乱(中):从朝鲜向明朝求援到沈惟敬与小西行长议和
朝鲜告急
明军败走平壤
王京军议
日军调整防线
沈惟敬的起用
乾伏山会谈
沈惟敬的城府
宁夏之乱(上)
宁夏之乱(下)
沈惟敬再入倭营
第三章 壬辰倭乱(下):从明军收复平壤到败走碧蹄馆
明军大举来援
明军收复平壤
《黑田家谱》中的虚构战役
平壤战败后日军的反应
日军进退失据
查大受与加藤光泰的接触战
明军与日军的大战部署
查大受与立花宗茂的遭遇战
李如松的进兵目的
碧蹄馆大战
碧蹄馆之战的死伤
李如松意气消沉
端川、吉州之战
幸州山城之战
熊川海战
第四章 明、日和谈(上):宋应昌与李如松伪报战功、欺瞒朝廷始末
火烧龙山仓的谎言
日军的退兵意志
丰臣秀吉的撤兵指令
名护屋谈判
第二次晋州之战
日军进犯全罗道
丰臣秀吉的凯旋计划
宋应昌、李如松私自许婚
“碧蹄馆大捷”与宋应昌、李如松的辩白
吴惟忠血战加藤清正
“大明美少女”之约
第五章 明、日和谈(中):从明朝拒绝封贡到同意册封
许孚远派间谍到日本探听情报
刘綎派人与加藤清正谈判
惟政与加藤清正的激辩
刘綎撤兵
场门浦、永登浦海战
咸安会谈
内藤如安出使北京
第六章 明、日和谈(下):从丰臣秀吉让步到和谈破裂
陈云鸿出使熊川
丰臣秀吉让步与李宗城逃亡
大坂册封
日军的厌战心理
丰臣秀吉的再侵部署
加藤清正与惟政的最终谈判
丰臣秀吉的最后妥协
小西行长向朝鲜输送的情报
第七章 丁酉再乱(上):从明军再次援朝到日军撤至朝鲜沿海
明军再援朝鲜
丰茂守向朝鲜输送的情报
丰臣秀吉第二次入侵朝鲜的目的
漆川梁海战
日军分兵
朝鲜的应对
日军进击庆尚道、全罗道
南原之围
南原陷落
黄石山城之战
日军席卷忠清道
稷山之战
稷山之战的真相
素沙坪(金乌坪)之战的真伪
明军的惶恐
日军右军撤退原因
青山之战
鸣梁海战
日军左军撤兵
第八章 丁酉再乱(中):从明军发动蔚山战役到日军流露归志
日军沿海筑城
明军反攻
蔚山战役(上)
蔚山战役(中)
蔚山战役(下)
般丹之战与梁山之战
蔚山战役后日军开始退缩
明军与岛津军的交锋
第九章 丁酉再乱(下):从明军发起四路总攻到万历东征结束
明军再派大军入援朝鲜
第二次蔚山战役
郭国安的传说
泗川战役
泗川战役中的伤亡
顺天战役
明军与日军暗中议和
日军撤兵的原因
明朝朝廷的撤兵之议
小西行长的窘境
露梁海战
露梁海战的得失
日军撤离朝鲜
明军与日军的总伤亡
对东征明军的功过评判
万历东征的意义
后续
附录一:万历朝鲜战争的不同称呼
附录二:明军与日军战事一览表
参考文献

节选

吴惟忠带领南兵攻打密德土窟、牡丹峰。明军用火箭引燃了密德土窟,在一阵忽然吹来的西风助力下,风急火烈,土窟迅速被火焰包围了起来。城上的日军旗帜,一下子被烧光了许多。(《宣祖昭敬大王实录》)
李如松激励诸军加强攻势,熟料日军藏身在矮墙中,对着明军乱放铁炮,“鸟铳铅子飞下如雨,中者无不立毙,有铅弹一枚而穿透二人者”(《经略复国要编》)。日军又往城下泼沸水,扔大石块,死守平壤城,还齐刷刷地将长枪、大刀刺向正攀爬登城的明军,明军因此稍稍退却。李如松在城下巡视,亲自动手斩杀了一个逃兵,又以物质承诺激励明军将士,喊话道:“先上城者,与银三百两,或授以都指挥佥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李如松的激励之下,明军“三军齐奋,呼声震天,无不以一当十。前军被杀,后军继至”(《经略复国要编》)。将士们手持矛戟、盾牌,相杂着一齐前进,或射箭,或放炮,或仰刺城上的日军。
激战中,很多明军将士被日军击伤。参将李芳春被日军的箭镞射中咽喉,右臂也被射穿。参将李如梧被日军的铁炮击穿了左臂。副总兵李如柏的头盔被日军铁炮击穿,幸亏头盔里的布料比较厚实,才不致重伤。游击将军吴惟忠被日军铁炮打中了胸部,但仍然坚持作战。攻打含毬门的游击将军骆尚志纵身攀爬城堞,但日军在城上投下巨石,砸伤了骆尚志的脚,可骆尚志还是迎头直上,没有丝毫退却。《乱中杂录》甚至记载了这样的情景:“骆尚志等乱投死尸于城上,贼兵以为天兵飞入城,益自惶怯。”浙兵擂鼓呐喊,跟在骆尚志身后登城,日军不敢抵抗,于是浙兵率先登上含毬门,拔掉了日军的旗帜,改竖明军的旗帜。
随后,祖承训、李宁带领明军北兵、朝鲜军,跟在浙兵后面杀进含毬门。对于北兵的表现,有两种说法。一说,北兵对着日军放三穴鸟铳,几乎歼灭了含毬门的日军,敌军只剩下三四百人逃入松林。一说,北兵只是跟在南兵后面,骑马驰入含毬门,不顾李如松禁止斩取日军首级的命令,争斩日军尸体的首级。(《宣祖昭敬大王实录》)朝鲜平安道兵使李镒虽然也随明军北兵杀入含毬门,但是却并不能任意割取首级。李镒军中有明军派来负责监军的1名将领、4名士兵,但这些人却没有带上翻译。由于言语不通,在队伍中的明军只要稍稍对李镒军的表现有所不满,就用剑背击打李镒军的士兵,即便是李镒军的士兵斩下了一些日军首级,也都被明军抢走。(《平壤贼遁形止状》)
而在七星门方向,李如松亲自督左协大将张世爵、中协大将杨元攻城,但日军立在门楼上,用铁炮等武器反击明军,明军一时未能轻易攻下。直到李如松下令用大炮轰城,大炮打中了门楼,将其“撞碎倒地烧尽”,七星门的城门才被明军攻破。巳时(上午9时至上午11时),李如松整军从七星门进入平壤城内。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战争事典特辑万历朝鲜战争全史》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1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