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晓礼,刘晓东著
页数:336页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
ISBN:978756077768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研究成果全面论述了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对万历朝鲜战争的影响,其中包括戚继光的军事思想传入朝鲜半岛的时间,对朝鲜军制改革的影响,对朝鲜练兵练将、新式武器的制造和配置、城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本书还以较大篇幅论述了抗倭援朝的浙兵将领,特别是当年戚继光的部属在抗倭援朝期。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赵宪上书——戚继光事迹传至朝鲜半岛
第一节 赞誉戚继光“真问世名将也”
第二节 感叹戚继光所部“军不掠途人,驴不饲田禾”
第三节 建议以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改造军队
第四节 组织抗倭武装以身报国
第二章 《纪效新书》——朝鲜军队与城防建设的教科书
第一节 平壤大捷与《纪效新书》传入朝鲜半岛
第二节 以《纪效新书》为依托推行军制改革
第三节 以《纪效新书》为教本开展练兵活动
第四节 以《纪效新书》为蓝本改进武器装备
第五节 以《纪效新书》为基准修建城防设施
第三章 “浙兵”教官——戚继光练兵思想的践行者
第一节 参与编纂《纪效新书》的千总闻愈
第二节 “依《纪效新书》之法习阵”的千总邵应忠
第三节 戚继光“爱之如子”的千总陈良玑
第四节 “曾从事于戚继光军中”的千总叶大潮
第五节 与戚金“同里闬相善”的千总朱文彩
第六节 曾随戚继光转战南北的教练游击胡大受
第七节 洞晓“戚氏之法”的游击将军许国威
第四章 “浙兵”将领——戚继光军事思想的传承者
第一节 副总兵吴惟忠
第二节 副总兵骆尚志
第三节 副总兵戚金
第四节 游击将军王必迪
第五节 指挥使黄应阳
第六节 游击将军叶鲿
第七节 游击将军茅国器
第八节 游击将军叶邦荣
第五章 咏戚继光诗——戚继光军事思想的深远影响
第一节 黄汝一与《望海亭》
第二节 申最与《感事》
第三节 申厚载与《途中怀古》
第四节 金时敏与《大报坛亲祭》
第五节 柳得恭与《云岩破倭图歌》
第六节 金□与《黄城俚曲》
第七节 徐荣辅与《杂咏》
第八节 洪直弼与《达川战场》
第九节 赵冕镐与《试射西北别付料军官》
第十节 李裕元与《戚继光》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章 赵宪上书——戚继光事迹传至朝鲜半岛
第一节 赞誉戚继光“真问世名将也”
第二节 感叹戚继光所部“军不掠途人,驴不饲田禾”
第三节 建议以戚继光的治军思想改造军队
第四节 组织抗倭武装以身报国
第二章 《纪效新书》——朝鲜军队与城防建设的教科书
第一节 平壤大捷与《纪效新书》传入朝鲜半岛
第二节 以《纪效新书》为依托推行军制改革
第三节 以《纪效新书》为教本开展练兵活动
第四节 以《纪效新书》为蓝本改进武器装备
第五节 以《纪效新书》为基准修建城防设施
第三章 “浙兵”教官——戚继光练兵思想的践行者
第一节 参与编纂《纪效新书》的千总闻愈
第二节 “依《纪效新书》之法习阵”的千总邵应忠
第三节 戚继光“爱之如子”的千总陈良玑
第四节 “曾从事于戚继光军中”的千总叶大潮
第五节 与戚金“同里闬相善”的千总朱文彩
第六节 曾随戚继光转战南北的教练游击胡大受
第七节 洞晓“戚氏之法”的游击将军许国威
第四章 “浙兵”将领——戚继光军事思想的传承者
第一节 副总兵吴惟忠
第二节 副总兵骆尚志
第三节 副总兵戚金
第四节 游击将军王必迪
第五节 指挥使黄应阳
第六节 游击将军叶鲿
第七节 游击将军茅国器
第八节 游击将军叶邦荣
第五章 咏戚继光诗——戚继光军事思想的深远影响
第一节 黄汝一与《望海亭》
第二节 申最与《感事》
第三节 申厚载与《途中怀古》
第四节 金时敏与《大报坛亲祭》
第五节 柳得恭与《云岩破倭图歌》
第六节 金□与《黄城俚曲》
第七节 徐荣辅与《杂咏》
第八节 洪直弼与《达川战场》
第九节 赵冕镐与《试射西北别付料军官》
第十节 李裕元与《戚继光》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