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外军事思想与战争实践

封面

作者:李瑾,昝金生主编

页数:231页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722288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军事思想与战争实践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军事思想指导战争实践,战争实践又促进军事思想的发展。任何一个时代,军事思想的发展与变化,都会对当时的军事体制、军队建设、武器装备和战争实践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军事领域内的任何创新与发展,也必然会引发军事思想领域的震动与变革。思想的魅力与战争的力量,在整个中外军事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师,源于自身的兴趣,更出于对职业的热爱,我们一直希望能带领学生来学习和探索这一领域。  《中外军事思想与战争实践》是高校国防教育类通识课程“中外军事思想与战争实践”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军事爱好者或普通读者了解军事思想的通俗读本。全书共有十三章。第一章从宏观上对中外军事思想的发展脉络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回顾。第二章到第十三章,在世界范围内精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军事思想家,结合古今中外的战争实践解读他们的主要军事思想。

目录

第一章 探寻军事思想的发展轨迹——中外军事思想概述
第一节 军事思想概述
一、军事思想的研究主题
二、军事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军事思想的地位及作用
第二节 中国的军事思想
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二、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
三、中国当代军事思想
第三节 西方的军事思想
一、西方古代军事思想
二、西方近现代军事思想
三、西方当代军事思想

第二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
第一节 孙子与《孙子兵法》
一、孙子其人其事
二、《孙子兵法》简介
第二节 《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二、知胜、谋胜、先胜、全胜思想
三、治军、统兵思想
四、朴素唯物论思想
五、原始辩证法思想
第三节 《孙子兵法》的影响与运用
一、《孙子兵法》的影响
二、《孙子兵法》的运用

第三章 “战胜而强立”的军事法则——《孙膑兵法》军事思想
第一节 孙膑与《孙膑兵法》
一、孙膑其人其事
二、《孙膑兵法》简介
第二节 《孙膑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战胜而强立思想
二、乐兵者亡思想
三、战者有道思想
四、以人为贵思想
五、兵势不穷思想
第三节 《孙膑兵法》的影响与运用
一、《孙膑兵法》的影响
二、《孙膑兵法》的运用

第四章 管窥“数中有术,术中有数”——《三十六计》军事思想
第一节 《三十六计》概述
一、《三十六计》的作者
二、《三十六计》简介
第二节 《三十六计》的军事思想
一、胜战计思想
二、敌战计思想
三、攻战计思想
四、混战计思想
五、并战计思想
六、败战计思想
第三节 《三十六计》的影响与运用
一、《三十六计》的影响
二、《三十六计》的运用

第五章 走进“兵法中的兵法”——《武经七书》军事思想
第一节 《吴子兵法》的军事思想
一、《吴子兵法》简介
……
第六章 探究“军事学的百科全书”——《武备志》军事思想
第七章 战争中的胆略与智慧——克劳塞维茨的军事思想
第八章 用艺术的眼光审视战争一若米尼的军事思想
第九章 瞄向大洋的深邃目光——马汉的海权论思想
第十章 投向蓝天的精确预见——杜黑的制空权理论
第十一章 所向披靡的机械战甲——富勒的机械化战争理论
第十二章 西方不战而胜的思想——利德尔·哈特的间接路线战略理论
第十三章 信息时代的战争预言——信息化战争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中外军事思想与战争实践》:  一、重战、慎战、备战思想  重战,就是重视战争,重视对战争的研究和准备。《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开宗明义:“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就意味着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对抗。在孙子眼中这是关系到国家民众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孙子认为战争不是儿戏,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战争,“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他认为只有全面考察和把握了“道”、“天”、“地”、“将”、“法”五个因素之后,才可以兴兵作战。可以说,《孙子兵法》关于战争的精辟概括,摆脱了天命鬼神决定战争胜负的观点,是古人对战争认识上的一个重大飞跃。  慎战,即慎重对待战争,不轻易言战。《火攻篇》中,孙子提出:“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日费留。故日: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他一生研究战争,却不是好战主义者,对战争的态度是慎之又慎。对待战争问题,明智的国君、贤良的将帅一定要慎重和警惕。由此出发,孙子又提出了”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观点。任何时候,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的,不是对国家有利的,没有取胜的把握,未处在危急关头,不能轻易发动战争。这些思想对我们当前处理国际问题和地区冲突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备战,其意为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春秋战国时期,大国争霸,小国图存、图强,战争频繁。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孙子,提出了必须重视战备的思想,告诫人们要做到“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把战争的立足点放在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严阵以待,使敌人不敢来犯。  二、知胜、谋胜、先胜、全胜思想  《孙子兵法》特别强调“胜”。据统计,全书“胜”字用了82次之多。可以说,孙子有着非常强烈的求胜思想。以下,我们从“胜”字人手,从战争指导思想、用兵作战思想等方面解读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知胜思想、“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谋胜思想、“先胜而后求战”的先胜思想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  (一)知胜思想  兴兵作战是可以预知胜败的。《谋攻篇》写道:“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在孙子看来,知胜之道包括五个方面:“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曾对此有过高度评价。他说:“战争不是神物,乃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乃是科学的真理。”被誉为“当今东方兵圣”、“论兵新孙吴”的刘伯承元帅在指挥作战中也充分领悟了孙子的思想,把“知彼知己”作为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而倍加重视,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把对作战最有影响的几个要素进一步提炼细化,提出了生动形象的“五行术”,通过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知上知下,把战争的主观指导与客观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战场上,古往今来的军事家、统帅、指挥员无不高度重视对敌我双方情况的了解。英国著名军事家惠灵顿公爵曾说:“山的那边在发生着什么,我终身都在探寻着!”毫无疑问,任何作战都应该首先做到知彼知己。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无不是以知彼知已为前提的。“知彼知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重视信息和情报工作。通过有效的情报工作,了解对方的战略意图,掌握对方的兵力部署情况。现代战争中如火如荼的信息战、情报战就是这一思想在军事实践中的贯彻。  (二)谋胜思想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孙子兵法》中的谋胜思想主要体现在“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和“兵者,诡道”上,前一种是胜在奇袭,后一种妙在用计。“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指的是在作战过程中隐蔽自己的作战意图,在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发起攻击,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采取行动。“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出奇制胜,是军事谋略中的一条普遍使用的原则。孙子日:“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用兵打仗时,需要运用种种方法欺骗迷惑敌人,《孙子兵法》的诡道制胜的思想很值得一提。兵不厌诈,古今常理。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外军事思想与战争实践》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84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