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从单向城乡一体化到双向城乡一体化

封面

作者:罗来军

页数:18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414574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目前,城乡一体化成为中国改革的重点。双向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改革设计的极其重要的内容,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又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举措。《北大光华县域经济与地方金融研究丛书(第3辑):从单向城乡一体化到双向城乡一体化》通过对北京市怀柔区的调研,探讨了双向城乡一体化初期的典型特征和重要需求;对提前认识双向城乡一体化,以及初步发展双向城乡一体化进行了早期的开拓性探索。最后,结合怀柔区的具体情况,以及中国的基本国情与大政方针,提出推进双向城乡一体化改革与建设的政策建议。

目录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基本框架
四、特色与创新

第一章 城乡一体化理论
第一节 城乡一体化基础理论
一、二元结构理论
二、极化理论
三、核心一边缘理论
四、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五、平衡发展理论
六、田园城市理论
七、亚洲城乡发展理论
第二节 城乡一体化理论评析、启示与发展
一、二元结构理论评析与启示
二、极化理论与核心一边缘理论评析与启示
三、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评析与启示
四、平衡增长理论评析与启示
五、田园城市理论评析与启示
六、亚洲城乡发展理论评析与发展

第二章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一、英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二、法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三、韩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四、日本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五、美国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
第二节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对农业的保护
二、构建合理的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
三、重视研发、应用农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四、制定科学的规划,并严格执行
五、建设高度发达的交通设施与交通网络
六、强调环境保护
七、在全社会树立积极的信念,营造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三章 我国的双向城乡一体化
第一节 单双向城乡一体化概况
一、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与单向城乡一体化
二、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与双向城乡一体化
三、双向城乡一体化的含义界定与政策价值
四、双向城乡一体化的早期政策与早期发展
第二节 双向城乡一体化与中国城镇化道路
一、中国城镇化道路
二、双向城乡一体化与中国城镇化道路
第三节 双向城乡一体化与“新四化”
一、“新四化”的相互关系与同步发展
二、双向城乡一体化与“新四化”

第四章 北京市怀柔区双向城乡一体化调查研究
第一节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
二、深度访谈与深度调查
第二节 双向城乡一体化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一、双向城乡一体化总体统计描述
二、村镇企业资金、市场、技术人员等调查
三、当地政府或村镇组织的规划与政策调查
四、城市资金、技术人员下乡的动机与影响因素调查
五、目前阶段着重处理事项调查
六、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总结
第三节 调查数据计量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处理
二、资本下乡因素计量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关于双向城乡一体化的整体结论
二、关于北京市怀柔区的调查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针对怀柔的政策建议
二、结合国家大政方针的政策建议

附录
附表
附图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第二节 国外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的启示  一、高度重视对农业的保护  法国巴黎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表明,即使城市高度发达,农业不会消失,农村也不会消失。农业不仅仅能够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还具有保持、改善与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行业,不会消亡。此外,城市因为具有聚集效应能够实现很高的生产率和很强的再生产能力,即使农村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与现代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大生产相比仍然难以摆脱分散经营的方式,而且经营农业所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往往显著低于城市的产业利润,这使得农业在城乡经济关系中处于相对的弱势地位,如果不对农业加以保护,农业发展就会缺乏活力,甚至发生萎缩和倒退。为此在城乡的统筹发展中,应当对农业发展给予特别关注和高度重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在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进程中,对农业进行保护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的一些城市发展已经伤害到农业,城市建设侵占农田、绿地、隔离带等,并造成环境恶化、生态失衡等问题。我国应汲取国外成功的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尤其应注意保护农业发展,促使农业发挥生产、生态、休闲等多种功能,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迈向城乡一体化。  、构建合理的农业生产体系,促进农业现代化  英国通过农业合作社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CO-OP英国合作社的业务涉及农场、制药、汽车销售、大型食品超市、旅游服务、殡葬、建筑、金融保险业等多个行业,几乎能够为社员提供从摇篮到墓地的一揽子服务。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可以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由合作社统一安排农业生产,成为农业.工人。他们既可以获得土地的租金收益,还可以拿到稳定的工资收入,而且还有依据农场经营业绩而定的奖金,农民权益切实得到了保障。  日本为了克服农户经营规模小的不利因素,大力发展农业协同组合(农协)。农协是日本政府扶持的农业合作组织,其组织结构和政府行政体系相对应。在市、町、村一级,由农户人股成立基层农协;在都、道、府、县一级,由基层农协人股成立各类县一级的农协联合会;在中央一级,由基层农协与县级农协联合会人股,成立全国性的农协机构。通过上述设置在全国形成了一张完整的农协组织网络,一个合作经济体系,覆盖全部农户。  英国和日本的实践经验表明,我国对农村、农业和农民进行改革,需要根据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合理的农业生产体系,以便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把分散的农户集中居住,把零散的土地连片,创造条件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加大对农业大户的引进和培育,引进、培育和发展大型农业集团,建立和发展农业合作社,等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和措施,均需要构建以及发展合理、科学、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  三、重视研发、应用农业技术与高新技术  美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十分典型,即非常重视采用关键的农业技术,依靠农业技术实现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的高质量与高效率。美国还非常注意高新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比如在网络化技术与精确农业技术方面,大力推动农业的信息化、网络化、自控化。美国的农业信息化程度日趋提高,特别是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检测等领域进展非常迅速。农业试验研究部门已经研究开发出使用“3s”技术的精确农业机械,装有计算机控制系统、产量检控器和激光测定技术等高新技术设备,这些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先进和高效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生产,而且还对保护与恢复自然资源,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发挥巨大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显著效果,对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帮助贫困者改善生活也能够起到明显的作用。中国对美国发展农业的经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借鉴一些成功做法,运用到我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中,提升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的技术含量。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从单向城乡一体化到双向城乡一体化》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3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