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牟宗三精神哲学研究

封面

作者:张晚林

页数:36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5161388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牟宗三哲学观的疏解,试图对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的义理分际予以厘清与缕析,进而由此指明中国哲学可能的发展途径与方向,而牟宗三精神哲学的展开,正是这种发展途径的现代形态与传统形态的最好结合,所谓返本开新。

作者简介

张晚林(1968 ),男,大冶金牛人,1986年毕业于大冶一中。同年考取湖北工业大学(原湖北工学院)食品工程系食品工程专业读本科,1990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于当年7月被分配至湖北黄石南极雪饮料集团公司,从事产品开发工作,在工作之余自学中国古典文学,并于1997年考入湖北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古典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并获得学位。同年,又考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2003年学制期满后到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任教,2005年通过毕业答辩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再赴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美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4月出站,同年8月调入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现为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一部,论文50余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湖南省教育厅项目一项,湖南省教学研究项目一项。

本书特色

张晚林编著的《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牟宗三精神哲学研究》通过对牟宗三哲学观的疏解,可以看到现代新儒学思想谱系中存在着精神哲学传统,对牟宗三哲学思想开展中的精神哲学转向产生了影响。牟宗三具有与黑格尔的精神哲学相类似或相近似的思路,亦可以从这种传统及其影响中得到合理的说明。

目录

序导论 牟宗三的哲学观与精神之展开一 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看哲学的本质及精神的展开二 哲学之所以为哲学的判准:哲学原型及其间架三 现象界:中国没有知性形态的系统哲学四 本体界:中国有最高形态的哲学五 从牟宗三的哲学观看精神哲学的开显方向六 本书思路的合法性及其意义
第一章 无限心作为牟宗三精神哲学的形上实体一 作为精神实体的“无限心”的形上推述与证成二 无限心、道德的形上学及哲学原型三 无限心、人的无限性与绝对精神的实现
第二章 牟宗三精神哲学展开的方法论反省一 精神的表现与辩证的综合二 一心开二门与“良知坎陷”说三 圆教与非分别说第三章 牟宗三论精神发展三阶段:尽材、尽理与尽性一 西方哲人对生命精神之理解及其限制二 牟宗三对精神发展三阶段的觉识与反省第四章 尽材与主观精神一 精神美境之展开与全幅人性的了解二 气化的宇宙论与材质主义的人性论三 材质主义的品鉴与“尽材”之三样态:情、气、才四 尽“情”之精神与艺术之美五 尽“气”之精神与英雄事功六 尽“才”之精神与名士风流七 主观精神的限度及其向客观精神的开显
第五章 尽理与客观精神一 中国文化发展的偏至与“知性主体”确立的必要性二 理性之二用与逻辑三 理性之步位符与数学四 理性的布置相与几何五 理性的对列之局与政道及治道六 知性主体的限度与其伸进之可能第六章 尽性与绝对精神一 逻辑性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及其限度二 悬设性与康德的最高善(绝对精神)及其限度三 尽性与圆善(绝对精神)之可能?
四 精神的圆成:真善美的合一
第七章 启示与申论:心性学与精神之圆成一 批判与检讨二 人之生存论结构与精神圆成之不可能三 “在世”之生存论结构之逃离与精神圆成之灵现:海德格尔存在论批判与心性学维度的开启四 心性学与精神圆成之奠基五 精神圆成与工夫主要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牟宗三精神哲学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413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