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智慧
页数:23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2947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去好好的阅读,了解书中所研究的文学,从书中明白并知道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人类应该怎样发展现在的文学。
作者简介
王智慧,女,1974年生,山东日照人,文学博士。1999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公安学研究。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天津社会科学》、《山东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革命文学”研究》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接受美学、叙事学、比较文学等多种理论与方法,对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文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与研究。清晰勾勒出“革命文学”的发展历程、历史背景及理论源头,揭示出“革命文学”实践对理论预设的悖离与超越等重要问题,分析了“革命文学”的流行性特质,对其风靡当时文坛的原由,给予了合理的说明。而对“革命文学”许多文本的具体论析,又显示出“细读”的功效。此外,还对“革命文学”的历史贡献与存在的问题作了概括与分析。全书视野开阔,征引广博,论述平实,以丰富的史料与严谨的逻辑展开论证,切实做到了见解新颖,论之有据。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革命文学”概说
第一节 缘起与发展
第二节代表性社团及作家、作品
第二章 “革命文学”理论探源
第一节“革命文学”与苏、日文学交流概述
第二节 日本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三章 “革命文学”实践对理论预设的突破
第一节假托大众之口的文学虚拟
第二节个人与集体关系考辨
第三节 “革命文学”艺术得失论
第四章“革命文学”的流行特质
第一节 时代之流与作家之舟
第二节 “革命十恋爱”的题材优势
第三节 隐含流行态势的艺术素质
第五章 个案实绩考察:以蒋光慈为例
第一节蒋光慈创作概略
第二节《田野的风》与《毁灭》、《铁流》比较
第六章 “革命文学”所提示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
第二节 同人团体与宗派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言
第一章“革命文学”概说
第一节 缘起与发展
第二节代表性社团及作家、作品
第二章 “革命文学”理论探源
第一节“革命文学”与苏、日文学交流概述
第二节 日本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三节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
第三章 “革命文学”实践对理论预设的突破
第一节假托大众之口的文学虚拟
第二节个人与集体关系考辨
第三节 “革命文学”艺术得失论
第四章“革命文学”的流行特质
第一节 时代之流与作家之舟
第二节 “革命十恋爱”的题材优势
第三节 隐含流行态势的艺术素质
第五章 个案实绩考察:以蒋光慈为例
第一节蒋光慈创作概略
第二节《田野的风》与《毁灭》、《铁流》比较
第六章 “革命文学”所提示的理论问题
第一节 文学与政治
第二节 同人团体与宗派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