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超
页数:297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
ISBN:97870200946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孙超的书稿《当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研究》是他承担的同名科研项目的结项成果。仔细地阅读了这部书稿后认为:
一、作者在广泛而深入研读1980-1990年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的基础上,运用国际俄罗斯文学研究界的最新成果,较全面地展示了1980-1990年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生动图景,总结了1980-1990年代俄国小说创作的主要流派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分析了8位当代俄国著名小说家创作的主题、风格,指出了当代俄国中、短篇小说创作既继承了俄罗斯经典文学传统,又做出了许多具有现代性的创新。鉴于此前我国尚无对上世纪80-90年代俄国中、短篇小说的系统研究成果,应当说,此书在研究内容方面做出了大突破,在研究方法方面既运用了我国文学批评界传统的审美的和历史的批评,也运用了近年来在国际俄罗斯文学研究界颇受关注的文化学批评(在对马卡宁、乌里茨卡娅、托尔斯泰娅等人作品的分析中都可看到)。
二、书中对当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创作的分析都是基于作者的认真研读之上。作者做到了有一分根据说一分话,其学风端正,文风朴实。书稿符合学术规范,切具有原创性,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三、因为我国的广大阅读界和外国文学研究与教学领域缺乏当代俄国小说的内容,本书的出版对指导我国阅读界和文学研究与教学界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对于我国的文学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也能够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简介
孙超,1972年生,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教授,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2006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语文系,获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已出版专著《当代俄罗斯文学视野下的乌利茨卡娅小说创作:主题与诗学》(2012),编著《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2012),合编《俄汉法律常用语词典》(2012)。曾在《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俄罗斯文艺》《求是学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罗斯文学精彩纷呈,后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趋势。本专著旨在对当代俄罗斯小说进行整体和综合研究。专著选取了马卡宁、彼特鲁舍夫斯卡娅、托尔斯泰娅、乌利茨卡娅、叶基莫夫、托卡列娃、阿库宁等作家创作中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中短篇小说,运用社会历史批评、语言结构批评和文本分析方法,对作家的创作内容和诗学手段及其与俄罗斯经典文学之间的传承关系进行了解读和剖析。
目录
第一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文学总体进程
第一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俄罗斯社会文化新语境
第二节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文学概述
一创作流派及代表作家
二”女性文学”:争议、界定及贡献
三当代俄罗斯大众文学评议
第三节当代俄罗斯中短篇小说发展风貌
第二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作家本体研究
第一节于幽默中寻找自我–托卡列娃小说艺术风格探析
第二节透过日常生活参悟存在本质–析马卡宁的中短篇小说创作
一马卡宁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创作
二《高加索俘虏》中的存在主题
第三节”隧道尽头的一束光明”–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短篇小说艺术世界
一彼特鲁舍夫斯卡娅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短篇小说创作
二浅析小说集《沿着爱神的道路》的艺术世界
第四节新农村散文抒写者–叶基莫夫的中短篇小说的艺术世界
一作家创作综述
二故园的坚守者–叶基莫夫短篇小说中的孩童形象
三浅析短篇小说《费季西奇》的艺术世界
第五节展示”失意者”的心路历程–托尔斯泰娅的短篇小说创作
一作家创作综述
二托尔斯泰娅短篇小说的艺术世界
三试析托尔斯泰娅小说创作中的彼得堡文本–以短篇小说《奥凯尔维利河》为例
第六节透过生活表现存在–乌利茨卡娅的小说创作
一作家创作综述
二乌利茨卡娅短篇小说中的性格类型
第七节透过历史的迷雾–阿库宁及其侦探小说
一阿库宁的文学创作及对他的评论
二以《阿撒泻勒》为例论阿库宁侦探小说的艺术魅力
第三章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俄罗斯小说的传统与创新
第一节当代俄罗斯短篇小说中契诃夫式的梦想者
一契诃夫笔下的梦想者类型
二托尔斯泰娅笔下契诃夫式的梦想者
三彼特鲁舍夫斯卡娅笔下契诃夫式的梦想者
四乌利茨卡娅笔下契诃夫式的梦想者
第二节乌利茨卡娅《黑桃皇后》对普希金同名小说的解构
一对人物形象的解构
二对人物结构关系的解构
三对故事情节的解构
四结束语
第三节托尔斯泰娅短篇小说空间中的普希金
一对普希金话语的引用
二对普希金生平的重新阐释
三对普希金创作基本母题的借用
四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