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

封面

作者:张勇

页数:25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5161226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由张勇所著,“文学南京”既指文学作品中呈现的南京这座城市的风貌,也是致力于重建南京的历史想象的文学努力,《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由绪论、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社团与传媒、和“文学南京”的独特性四部分组成。南京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融合体,具有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强大的文化包容力,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生态既不同于京派的学院化,也不同于海派的商业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分化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延续了2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传统,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不断加强文学的传播和研究;一部分不完全赞同国民政府的政治主张,形成评论干预时事的公共领域;另一部分则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强烈政治倾向,还隐含着政治权力运作机制及政治行为。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南京文学形态多元化,新旧文化理念并存,成为南北文化之间的过渡。

作者简介

张勇,山西灵石人。200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在职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在《文史哲》、《文艺争鸣》、《名作欣赏》、《当代戏剧》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本书特色

  《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由绪论、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社团与传媒、和“文学南京”的独特性四部分组成。南京文化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融合体,具有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强大的文化包容力,民国时期南京的文学生态既不同于京派的学院化,也不同于海派的商业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分化为三个部分:一部分延续了20年代文化保守主义传统,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不断加强文学的传播和研究;一部分不完全赞同国民政府的政治主张,形成评论干预时事的公共领域;另一部分则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宣传工具,作品在题材选择上具有强烈政治倾向,还隐含着政治权力运作机制及政治行为。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南京文学形态多元化,新旧文化理念并存,成为南北文化之间的过渡。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时期南京文化保守主义传统
第一节 南京文化保守主义的传统底蕴
一 绵延的国粹思潮
二 南社的余绪
三 国学研究会与《国学丛刊》
第二节 西方文化保守主义观念的引入
一 西学对于复古派的影响
二 《学衡》与新人文主义精神
第三节 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关联
一 民族主义思想倾向
二 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差异
第二章 民国时期南京的校园文学社团与传媒
第一节 南京校园文化变迁与社团、传媒的变革
一 南京高等师范一东南大学一中央大学的社团及刊物
二 金陵大学的社团与媒体
三 辐射于校园之间的社团及刊物
第二节 教育变革引起的新旧文学并存与冲突
一 新旧文学的并存
二 国语运动带来的新旧文学观念的论争
三 关于诗歌审美标准的论争
第三章 民国时期南京的政治文学社团与传媒
第一节 二三十年代政治影响下的南京报纸
一 官方报纸
二 民办报纸
三 报纸副刊
第二节 南京的政治文学社团与刊物
一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社团及刊物
二 国民党右翼党派文学社团及媒体
第四章 文学南京的独特性
第一节 南京城市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一 作为政治中心的南京
二 作为教育文化中心的南京
第二节 新旧文学作品中的南京形象
第三节 南京文学与“京派”、“海派”之间的差异
一 南京文学与“京派”的异同
二 南京文学与“海派”的异同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文学南京-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文学生态》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41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