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生产与运营管理

封面

作者:陆力斌

页数:42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04038540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产与运营管理/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以制造企业的生产与运营为主要背景,按企业生产与运营的逻辑顺序,有机地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全书共十五章,内容包括:生产系统与管理导论、生产与运作战略、新产品开发的组织与管理、生产系统的选址、生产系统设施布置、工作系统设计、生产计划、MRP/MRPⅡ/ERP、生产作业计划工作、采购与库存控制、项目型生产的计划与控制、准时生产方式、现场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  《生产与运营管理/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类硕士和MBA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特色

陆力斌编著的《生产与运营管理(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教材)》以制造企业的生产与运营为主要背景,系统全面介绍了生产与运营管理相关知识,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经济管理类硕士和MBA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系统学习、培训的教材或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生产系统与管理导论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系统概述
第二节 工业企业的生产过程
第三节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工业企业的生产类型
第五节 生产与运作管理及其发展

第2章 生产与运作战略
第一节 生产与运作战略概述
第二节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目标
第三节 生产与运作战略的制定

第3章 新产品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新产品及其开发的意义
第二节 创新与产品创新
第三节 产品创新的构思及其评价
第四节 新产品的技术开发
第五节 新产品开发管理

第4章 生产系统的选址
第一节 生产系统选址概述
第二节 选址应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选址评价方法

第5章 生产系统设施布置
第一节 生产系统设施布置的工作内容
第二节 生产系统的单位构成
第三节 总体布置的方法
第四节 车间布置

第6章 工作系统设计
第一节 工作设计
第二节 工作方法研究
第三节 时间研究
第四节 工作环境研究与设计

第7章 生产计划
第一节 企业计划及其编制
第二节 生产计划的指标
第三节 生产能力计划
第四节 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
第五节 主生产计划

第8章 MRP/MRPⅡ/ERP
第一节 MRP概述
第二节 MRP系统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制造资源计划(MRPⅡ)
第四节 企业资源计划(ERP)

第9章 生产作业计划工作
第一节 生产作业计划工作概述
第二节 制定期量标准
第三节 车间之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第四节 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第五节 生产作业控制

第10章 采购与库存控制
第一节 采购管理
第二节 供应商管理
第三节 库存与库存系统
第四节 独立需求库存问题的基本模型

第11章 项目型生产的计划与控制
第一节 项目及项目管理概述
第二节 网络计划技术
第三节 网络图时间值的计算
第四节 网络计划的优化

第12章 准时生产方式
第一节 JIT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
第三节 JIT生产方式的技术支持
第四节 精益生产方式

第13章 现场管理
第一节 现场与现场管理
第二节 维持和改进标准
第三节 现场维持的SS
第四节 消除浪费
第五节 可视管理
第六节 企业流程再造-BPR

第14章 质量管理
第一节 质量与质量管理
第二节 全面质量管理
第三节 工序质量控制
第四节 质量管理体系及评价
第五节 六西格玛方法

第15章 设备管理
第一节 设备管理概述
第二节 零件磨损与设备维修制度
第三节 修理计划与修理组织工作
第四节 全员生产维修(TPM)
第五节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参考文献
丛书

节选

  选位决策中应该考虑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水资源等资源条件。在工业设施中,不同的企业对资源有不同的要求。原材料具备易腐性,运输成本高昂,运输不便等,企业倾向于将设施布置在靠近供应商的地点。钢铁企业所使用的煤以及铁矿石,因为存在着高昂的原材料输入成本,运输成本成为考虑的主要因素,也使得企业必须考虑新厂址是否靠近原材料供应商。而对于发电、食品、酿酒等需要大量用水的行业,则必须建在有水源保障的地区。  2.市场情况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选择靠近其目标客户都是非常重要的。选址时需要考虑当地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市场供应情况以及竞争格局等因素。对许多服务性行业,常常将靠近市场作为主要的选址要素。对于制造企业,如果产品体积过于庞大、超重或易碎易腐等因素使得运送困难或运输成本过高,也可以考虑选择在市场附近设厂。另外,随着JIT生产方式的盛行,供应商也希望将设施布置在顾客附近以加速配送效率。  3.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选址时需要考虑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工资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等因素。不同的产品和生产方法对劳动力有不同的要求。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轻纺、餐饮等对劳动者数量的要求多而技术要求不高。相反,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精密仪表、集成电路、计算机配件等制造业,对劳动者技术等级有较高的要求。  工资作为工资成本直接进入制成品成本或提供服务的成本,因此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在考虑工资因素的同时,必须与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一起加以考察。劳动生产率是用产出与投入资源的比值来表示的,这也意味着当根据生产率或人工成本选定一个位置时,这两个因素必须一并考虑。  4.协作配套条件  对于制造业中生产大型机电产品的企业,由于需要数量众多的零部件厂与之配套,因此,选址区域内是否有本企业所需要的各种协作配套供应商,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与此相对应,在一些行业,同类企业往往倾向于在同一个地区进行选址,形成所谓的群集效应,在保障企业所需零部件配套的同时,协同形成一定的区位或市场优势。如美国的硅谷、北京的中关村以及一些省市面向特定行业的经济开发区等。在服务行业,零售企业也倾向于集中选址,形成比较大的商圈,以便于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5.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信息通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在选位时重点应该考察当地的交通道路情况,这是因为运输成本构成制造业中产品成本的重要部分,因此,良好的铁路服务和公路网络对于原材料的运输以及后来的产成品分销都十分重要。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生产与运营管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85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