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全国
页数:244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1612305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是基于作者刘全国完成的同名博士学位论文整理而成的。《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基于文献研究、田野工作、课堂观察等,对藏、汉、英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特征进行了描写,构建了主要影响因素变量对教师课堂语码转换形态的整合影响模式,并对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与教师课堂话语的关系、三语教师专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学理解读,对多元文化教育和多语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建构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刘全国,甘肃会宁人,博士,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和参研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要从事多元文化与多语教育、翻译学、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本书特色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世界,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交际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双语或多语社区中,交际事件中的人们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间进行语码转换也就成了非常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课堂是师生双方在互相交往中共同建构知识、传承文化的交际场域,课堂话语是实现课堂交往的语言载体和话语机制。在多语环境下,课堂语码转换是课堂话语得以实现和延续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课堂话语的显著特点。《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关涉的是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现象。本书由刘全国著。
目录
第一章 绪论:多维视野下的语码转换研究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一 多元文化教育的缘起、界说与发展二 多元文化教育与三语教学第二节 双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三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一 双语教育的界说二 双语教育的发展及现代双语教育的特征第三节 三语教学研究的前沿性和创新性一 我国三语教学研究的现状二 三语教学的形态分类和界说第四节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的意义与特点一 研究意义二 研究内容三 研究创新本章小结第二章 三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教育人类学原理一 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二 濡化原理三 涵化原理第二节 接触语言学理论第三节 课堂话语会话分析理论第四节 语言顺应理论本章小结第三章 语码转换研究五十年第一节 语码转换研究的缘起第二节 语码转换的界说第三节 语码转换研究的发展第四节 语码转换的分类第五节 相关概念辨析第六节 不同学科语码转换研究的传统和方法一 社会语言学的传统和方法二 心理语言学的传统和方法三 语法学的传统和方法四 会话分析的传统和方法五 语用学的传统和方法本章小结第四章 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二十年第一节 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的特点第二节 双语课堂交往与课堂语码转换一 课堂语篇中语码转换的功能研究二 课堂语篇中语码转换的交际研究三 课堂语码转换的会话分析研究四 教育人种志研究理论观照下的课堂语码转换研究五 课堂语码转换的社会文化解读本章小结第五章 研究设计第一节 研究问题第二节 研究架构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四节 样本地区、学校和个案对象的选定一 样本地区的选定二 样本学校的选定三 个案对象的选定第五节 数据采集第六节 数据分析方法一 对搜集到的语码转换的语料从三个维度进行分类二 记录和统计三语教师每种语言保持的时长三 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三语语码转换数据库四 对三语语码转换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本章小结第六章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特征描写第一节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形态描写一 六名教师课堂语码转换形态的整体描写二 六名教师课堂语码转换形态的个体描写第二节 三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结构描写第三节 三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功能描写第四节 三语教师课堂语言保持的时长描写第五节 三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影响因素描写本章小结第七章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模式构建第一节 不同形态中的语码转换频数第二节 民族身份和教育背景对课堂三语语码转换的影响模式第三节 三语相对水平对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影响模式第四节 语言接触时长对教师三语语码转换的影响模式第五节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整合模式构建一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影响模式二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生成机制本章小结第八章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教育学学理思辨第一节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与教师课堂话语一 话语形态多元化二 话语选择策略的灵活性三 三语环境下教师话语权的延伸与拓展第二节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文化生态解读一 教育和文化的辩证关系二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文化生态解读第三节 关于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问题的思考一 三语水平参差不齐二 多元文化意识较为淡薄三 对三语教学和语码转换缺乏科学的认识第四节 三语课堂语码转换对民族外语教育理论的启示一 三语环境下民族外语课程特征解读二 三语环境下民族外语教育的语言价值审视三 三语环境下民族外语教育的文化追求本章小结第九章 结论与思考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二节 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一 对影响水平未达到均值的三种因素变量对语码转换的影响未作探讨二 对语码转换的三种结构类型、两种功能类型和六种影响因素变量的关系未作探讨三 运用不同学科的研究传统和方法解读三语语码转换将有着巨大的研究潜力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英语三语教学语码转换田野工作记录表附录二 三语环境下教师课堂语言保持时长数据库后记
节选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世界,使用两种以上语言进行交际的现象极为普遍。在双语或多语社区中,交际事件中的人们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间进行语码转换也就成了非常普遍的社会语言现象。课堂是师生双方在互相交往中共同建构知识、传承文化的交际场域,课堂话语是实现课堂交往的语言载体和话语机制。在多语环境下,课堂语码转换是课堂话语得以实现和延续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课堂话语的显著特点。《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关涉的是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现象。本书由刘全国著。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三语环境下外语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
Article link:
https://www.teccses.org/37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