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韩清安
页数:27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
ISBN:978752018056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世界各地有很多著名的华人聚居地,它们既反映了中华文化对外国人的强烈吸引力,也投射出外国对中国人的普遍刻板印象。横滨中华街就是这样一个华人社区,它像民族“飞地”一般扎根在这个港口城市,挑战着日本的单一民族神话。华人在横滨的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作为少数族裔的社会地位,可以让我们解析历史情境中错综复杂的身份认同,洞察民族主义的构建和中日文化的底蕴。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韩清安(Eric C. Han),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市,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化系博士,现任威廉玛丽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近代史、移民史。目前正在研究泛亚洲主义与日本战前民主制度。
【译者简介】
尹敏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生。
目录
致谢/001
引言/001
章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团结,1894~1895年/023
第二章流亡民族主义者与杂居地政治,1895~1911年/057
第三章一个国际港口的合作、冲突与现代生活,1912~1932年/090
第四章中日战争、“中日亲善”与横滨人认同,1933~1945年/127
第五章分裂之城:冷战时期的横滨中华街,1945~1972年/162
结论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族裔及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200
附录/228
缩写说明/230
参考文献/232
索引/260
插图目录
图0-11890~1980年日本的华人数量/008
引言/001
章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团结,1894~1895年/023
第二章流亡民族主义者与杂居地政治,1895~1911年/057
第三章一个国际港口的合作、冲突与现代生活,1912~1932年/090
第四章中日战争、“中日亲善”与横滨人认同,1933~1945年/127
第五章分裂之城:冷战时期的横滨中华街,1945~1972年/162
结论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族裔及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200
附录/228
缩写说明/230
参考文献/232
索引/260
插图目录
图0-11890~1980年日本的华人数量/008
节选
致谢
1996年夏,我次来到横滨中华街。完全没想到,日后我会写一本关于这个地方的书。怎么可能呢?那时我刚拿到分子生物学的学位,对历史研究一无所知。但早年的这次旅行,留下一些让我感到无比困惑的问题:这些华人如何看待日本和中国间的复杂历史?他们觉得自己更像中国人呢,还是更像日本人?这两个问题终催生了这本书,但在动笔之前,我花了很多年时间磨炼写作技巧、积累自信。这一路上,我从很多人那里得到过鼓励、灵感和支持,没有他们,我恐怕永远无法完成从研究自然科学到研究人文科学的转变。首先,我要感谢横滨的美国-加拿大大学联合日本研究中心,这里是我研究的起点。1999~2000年,我在这里打下了日语基础,为日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也正是在这里,横滨中华街社区给我留下了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