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谷裕
页数:345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3012255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德语修养小说是德语文学的一种特殊文类,欧美学界对此都有过深入研究,但我国目前还没有此项专门研究。谷裕教授撰写的这本著作填补了这项空白。作者在阅读大量原始文献和原文的基础上,从”修养”的概念入手,对修养小说的含义、发展、文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和梳理,尤其对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该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和出版价值。
作者简介
谷裕,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1991-1997年就读于德国波鸿大学,攻读现当代德语文学、中古德语文学及天主教神学,获文理博士学位,1998年起在北京大学德语系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教学和研究方向:从中世纪到19世纪末的德语国家文学史、德语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主要发表物:学术专著:《君特一库纳特作品的艺术结构和思想体系》(德文,1998)、《现代市民史诗:十九世纪德语小说研究》(2007)、《隐匿的神学:启蒙前后的德语文学》(2008,第二版2010);学术译著:《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内心倾诉》(作者:瓦肯罗德,2001)、《耶稣会简史》(作者:哈特曼,2003)、《面向终末的美德:罗马书讲疏》(作者:佩特森,2010);另有多篇学术论文、译文。
本书特色
“修养”(bildung)是产生于德国18世纪下半叶的一个综合人文概念。修养小说(bildungsro-man)由“修养”(bildung)和“小说”(roman)两词复合而成。德国以外的学界传统把修养小说视为德国特殊体裁、德国思想史的一部分。bildung含有人格塑造、成长发展和教育的意思,《文学论丛·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德语修养小说研究》将bildungsroman拟译作“修养小说”,并非因为这个译名与原文具有更全面的对应关系,而是考虑到修养小说与修养的同源关系。《文学论丛·北大欧美文学研究丛书:德语修养小说研究》在导言部分系统解释了修养的含义,梳理了修养小说的创作与诗学发展,最后简要勾勒了修养小说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对十四部学界公认的修养小说类作品进行分析解读,展示它们如何以各自独特的形态,使修养小说变得丰富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