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废名小说研究

封面

作者:田广著

页数:21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ISBN:97875004760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废名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一方面,他的小说因语言的晦涩和文体的独特而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长期遭受读者和批评家的误解和冷落;另一方面,作为“京派”小说的鼻祖,他又为中国现代抒情写意小说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这样一位本应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小说家,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却远远不够。本书以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构成的三维坐标作为参照系,就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质和精神内涵及其与传统和现代的莱系问题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观点。废名与西方现代派的契合,既是一种偶然,同时也包含着某些必然的因素,它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田广,1968年11月生,甘肃会宁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兰州大学文学院讲师,《视野》杂志副总编。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戏剧影视文学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五十余篇,主要著作有《文学:现代与传统的观照》、《戏剧影视编剧原理与技巧》、《中国戏剧简史》(合著)、《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合著)等。

相关资料

第一章 梦想的诗学
一 “文学是梦”
废名的文学创作之所以特立独行,不与时代为伍,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是与他迥异于当时潮流的文学观直接相关的。因此,探讨废名究竟持有什么样的文学观以及这种文学观在当时文学环境中的地位和意义,就成为我们走进废名奇异的文学世界的第一道关口。首先来看废名自己的表述。在创作笔谈《说梦》一文中,废名写有这样一段话,它是我们理解废名文学观的关键:
著作者当他动笔的时候,是不能料想到他将成功一个什么。字与字,句与句,互相生长,有如梦之不可捉摸。然而一个人只能做他自己的梦,所以虽是无心,却是有因。结果,我们面对他,不免是梦梦。但依然是真实。
如果用最简明的语言来阐明废名的文学观,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判断句,这就是:“文学是梦。”客观地说,“文学是梦”的观点并不新鲜,更不是废名的独家发现,但在现实主义文学观占据统治地位的中国现代文学之中,废名的这种视文学为梦的观点却显得很不合群,因而很难得到同时代作家、批评家和读者的理解与认同,这也是造成废名寂寞的文学命运的根源所在。
自古以来,梦与文学之间就存在着极其微妙而又难以言说清楚的关系。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或叙写梦境,或借梦来构筑作品,梦成为了文学世界一道独特的风景。人类从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了文学与梦之间密切的关系,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密切注意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与梦有关的作品不计其数;小说中写梦的也不少,中国最杰出的一部小说即取名《红楼梦》。

本书特色

《废名小说研究》以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构成的三维坐标作为参照系,就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质和精神内涵及其与传统和现代的莱系问题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观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梦想的诗学
一 “文学是梦”
二 梦与距离
三 梦与想象
第二章 晦涩的美学
一 晦涩之表现
二 晦涩之原因
三 晦涩之美学
第三章 内倾化叙述
一 内向的小说
二 意识流手法
第四章 断片化结构
一 中西小说结构比较
二 断片化的小说结构
第五章 抽象的人物
一 传统小说中的人物
二 现代小说中的人物
三 废名小说中的人物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废名传略
附录三 废名创作年表
附录四 废名研究资料目录
后记

节选

《废名小说研究》以中国现代文学与古典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所构成的三维坐标作为参照系,就废名小说的艺术特质和精神内涵及其与传统和现代的莱系问题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观点。废名与西方现代派的契合,既是一种偶然,同时也包含着某些必然的因素,它对于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废名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一方面,他的小说因语言的晦涩和文体的独特而远离中国现代文学主潮,成为一座”永久孤绝的海岛”,长期遭受读者和批评家的误解和冷落;另一方面,作为”京派”小说的鼻祖,他又为中国现代抒情写意小说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对于这样一位本应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小说家,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却远远不够。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废名小说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129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