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开泽 著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
ISBN:97875130963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网盘下载地址:下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青羊实践
内容简介
面对当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痛点、难点,成都市青羊区构建以“典型事件”为载体的评价体系,其过程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旨在发掘学生成长中的“典型事件”,赋予学生更大评价主权,推动从“筛选式”评价向“滋养型”评价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内在体验与全面成长。本书从理念视角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了系统的历史回顾、政策研究、文献研究、模式研究,从实践层面总结了成都市青羊区以“典型事件”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实施及其成效。通过真实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了这一体系的示范作用与借鉴价值。本书为区域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可作为中小学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及高校相关研究人员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邵开泽,1982年生,成都市青羊区委教育工委委员、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高级教师,西南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高级研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成都中心)副主任,成都市人民政府督学,成都市教育学会副会长,四川省陶研会小语专委会副理事长,四川省教育督导评估专家,成都市中小学党建和思政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成都市青羊区文联副主席兼教育界文联主席,先后荣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成都市优秀督学””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青羊区第四批有突出贡献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
连续两届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荣获成都市教学成果奖。目前主持3项四川省、成都市重点规划课题,主编《课堂新样态的区域构建与实践逻辑》等4部著作,先后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学刊》《四川教育》《教育科学论坛》等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文章。
目录
第一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误区
第三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难题
一、如何将分立性的评价结果整合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如何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
三、如何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中高考招生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
第四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取向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层面应以育人为主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与招生录取实现有效对接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选拔功能的实现
应发挥招生录取学校的主体作用
第二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研究
第一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演进
一、孕育探索阶段: 年以前
二、初步实施阶段:— 年
三、深入推进阶段: 年至今
第二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分析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破”与“立”之间寻求立身之道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扩展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主观判断向客观记录转化
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重“选拔”向重“育人”转变
五、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形式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化
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无保障”向逐步完善进化
第三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走向
一、实现制度间的融通
二、加强区域联动机制
三、优化评价系统建设
四、提升主体评价能力
五、健全评价保障机制
第三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文献研究
第一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研究
第二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功能定位研究
第三节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研究
第四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研究
第五节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的关系研究
第六节现代信息技术赋能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第四章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模式研究
第一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常见评价模式
一、基于标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二、基于适应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三、基于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
第二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基于标准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实践
二、基于适应性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实践
三、基于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实践
第五章青羊区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第一节青羊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起步时期(— 年)
二、探索实践时期(— 年)
第二节青羊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痛点和难点
一、评价理念片面,亟须更新
二、评价过程烦琐,流于形式
三、评价系统效能不足,数据使用不充分
四、评价结果应用不足,公信力不高
第三节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一、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特征
二、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导向
第六章青羊区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第一节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构建
一、构建思路
二、评价体系
三、保障体系
第二节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践推进
一、典型事件的确定
二、评价平台的建设
三、标签分析的算法设计
四、选取试点学校开展实践运行
第七章青羊区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用及成效
第一节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应用
一、成都市金沙小学
二、成都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
第二节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成效
一、学校层面的成效
二、教师层面的成效
三、学生层面的成效
四、家长层面的成效
后记
前言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指导思想中鲜明指出要“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制度,应当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在加快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贯通联动格局的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它旨在将考试的焦点从分数转移到学生本身,是对分数至上观念的反思和纠正,有助于推动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从“选分”回归到“选人”的本质。
2011 年,成都市青羊区成为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先行区之一,历经十余年的研究,逐步建立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切实扭转了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衡量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凸显评价的人文性,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最部重点项目“基于典型事件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新范式研究”(DSA240389)的研究成果,青羊区用科研的视角,将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进行整合,出版《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青羊实践》一书,借此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共同推进区域教育评价改革,更好地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