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心理健康教育:五年一贯制

封面

作者:吕秀梅,陈晋,段桂芹主编

页数:20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

ISBN:97873031594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职业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成人初显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学实际需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分别从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和成长关爱四个方面,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目录

单元1 自我篇
第一节 气质——行为背后的秘密
第二节 跨越自卑樊篱
第三节 告诉世界:我能行!
第四节 悦纳自我
第五节 成长的烦恼
第六节 我是你的粉丝

单元2 人际篇
第一节 做个人际交往达人
第二节 做个豁达宽容达人
第三节 缔造感恩之心
第四节 一对师生 三重关系
第五节 朋友一生一起走
第六节 想说爱你不容易

单元3 情绪篇
第一节 做情绪的主人
第二节 阳光校园,拒绝暴力
第三节 把挫折当存折
第四节 抖掉鞋中的沙砾
第五节 让幸福来敲门

单元4 成长篇
第一节 “网”事知多少
第二节 学习策略助精彩
第三节 展开隐形的翅膀
第四节 确立目标,掌舵人生
第五节 扬帆起航,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节选

  1.宽容是一份理解  宽容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将心比心,真切感受和理解他人;就是理解别人的处事方法,尊重别人的处事原则。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看,人要生存,就要不断地适应环境。此时,不妨作个换位思考:或许伤害你的人,也要生存,或许是要生存得更好一些?而我们的不断努力,不也是为了生存得更好一些吗?从这个角度说,宽容就是一种放得下的大度,是一种与人为善观念的释然,其可贵之处在于对同类的认同,更在于对异类的尊重,承认并接纳人与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宽容是一种策略、方法  这是美国得克萨斯州贝勒大学的神学教授科尼尔斯(Conyers)提出的。他认为,宽容是一种模糊思维策略,是在社会生活中寻求和谐或和平的一种临时的解决办法。体现在生活中就是“难得糊涂”,对人、对己放宽去想,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遇到问题心中几分清醒,言行中表露出糊涂,进退自如、伸屈悠然。在与人交往中糊涂一些,“人情留一线,以后好相见”。古人深谙宽容之道,清朝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就留下了一个“六尺巷”的美谈。某日,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见了,也主动相让。结果,宅基地间就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也就流传至今。“得饶人处且饶人”,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张英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是他解决人际矛盾的一种策略。  3.宽容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解脱  作为一种境界,宽容是分层的:能容人小过,不与计较,不耿耿于怀,是宽容的一重境界;能容己,学会风物长宜放眼望,给自己改过自新的机会,是宽容的二重境界;推己及人、能容人大过,给其表现、说明、自信的机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宽容的三重境界;能容难忍、难容之事,不争一时长短,静观其变,让时间给出最后的答案,是宽容的四重境界;透彻人性、悲天悯人,大彻大悟、爱屋及乌,参透变化、挣脱羁绊,自由自在,无可无不可,是宽容的五重境界。荷兰的斯宾诺沙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温暖的宽容也确实让人难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丘吉尔,并指了指丘吉尔的酒杯,说:“我恨你,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杯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丘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从容不迫地回答显示出丘吉尔作为一代伟人的大智慧,大聪明: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变成我们潜在的朋友。  当然,在琐事上,在宽容的第一重境界上,算不得难。有觉悟的人明白,小事不必放在心上。因为事情小,无关紧要。可是,如果面对的事情不小,甚至很大呢?比如,形成了巨大伤害,永恒且不可弥补。这时,宽容就变得厚重起来,车难载动,舟难托行,就不只是“宽容”两个字了,唯有心可以放下。伤害已经存在,不可弥补了,失去了再也找不回了,那就只剩下承受,既要承受,不如彻底一点,已过不追。这时,宽容对他人就成了一种原谅,宽容对自身就成了一种解脱,给人一条新路,善待了自己。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心理健康教育:五年一贯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328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