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秀英
页数:180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398334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历史上人们所称的篆书主要是指称秦代规范化的小篆字体,它具有笔意圆转流畅、笔画修长、挺拔,字形秀美端庄的独特风格。
本书特色
《学习篆书指南(素质教育应用)》由潘秀英主编,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们能否写好字,更重要是它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学生们在初学写字时就要有一个正确的书写姿势,如果不注意书写的正确姿势便会容易养成对写字不利的方式和习惯,它不仅影响写字的质量,也会损害身体的健康。日久天长积累下去,纠正起来就很困难了。
目录
第一节 学生应知的书写与执笔方法
一、学生应知的书写姿势
二、学生应知的执笔要领
第二节 书法工具介绍
一、笔
二、墨
三、纸
四、砚
第三节 学习书法的第一步——临摹
一、选帖和读帖
二、摹帖和临帖
三、入帖和出帖
第二章 篆书概述
第一节 篆书的概念
一、汉代篆书
二、现代篆书
第二节 篆书——各体书法的基础
第三章 走进篆书世界
第一节 识篆
第二节 篆字结构简述
第三节 篆对用笔和笔顺的要求
第四章 章法布局应该掌握的要点
第一节 如何为作品选材
第二节 章法艺术魅力
一、顾盼
二、韵律
三、疏密
四、参差
五、贯气
六、其他
第三节 章法的各种表现形式
第四节 章法的设计
第五节 小篆的章法布白
第五章 题款与钤印的概述
第六章 历代名书法家
第一节 李斯
第二节 李阳冰
第三节 邓石如
第四节 赵之谦
第五节 吴昌硕
第七章 欣赏书法作品
……
第八章 临池小故事
第九章 篆刻简介
第十章 篆刻的各种流派及其名家
第十一章 篆刻所需的材料与工具
第十二章 篆刻刀法简介
第十三章 篆刻的技法训练概述
第十四章 篆刻的章法
节选
北宋苏轼尤喜用浓墨,他曾将写自己的诗赠给夫人留存,随后说明,是因有好纸佳墨,特别高兴才写了这篇书法作品的。他曾论墨如小儿眼睛,可谓精微之至。当我们看到小儿眼睛又黑又亮又空灵,肯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很多笃学古法的书法家都喜欢用浓墨,但是浓墨用得太多也存在弊端。苏轼好用浓墨,所以他的一些字的笔画显得过于肥大,因此董其昌笑他“不免墨猪之诮”。相反的一派便喜欢淡墨。 北宋黄庭坚用墨有时很随意,常常用淡墨,那是因为他的家人替他研了“一池淡墨”也将就写了。米芾有时也用淡墨,甚至墨干了,还用笔在纸上擦出字来。最善于用淡墨的书法家要算明朝的董其昌了,他喜欢用“宣德纸”、“泥金纸”、“高丽镜面笺”,他的笔画写在这些纸上,墨色清疏淡远,笔画中显出笔毫转折平行丝丝可数,那真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三种纸都是滑不留墨的,必须要用很浓很细的佳墨才能显出墨色。因而可知,董其昌的书法作品虽然看去是淡,其实用墨的时候还是很浓的。 董其昌以外,真正用淡墨的人也不少。所以说,用墨的浓与淡并不能决定书法作品的高下,我们只要把墨的浓淡关系处理好,墨趣就随之而生。某一种纸适合于某一浓度的墨,是要具体解决的,解决得好,能使字迹增色,意味悠长;不好,则当然减色,甚至失败。 最后的关键还是一个“用功”的问题。只要用功夫深,经验丰富自会控制自如,甚至遇难见巧,化险为夷。俗话说“熟能生巧”,写字又何尝例外呢?研墨自身,也有一种趣味。 北宋吕行甫喜研墨,往往研好之后自己会把少量墨吞下肚去!苏轼诗云:“小窗虎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赵孟頫诗云:“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都写出研墨的趣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