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潘秀英
页数:184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3983337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什么是小品?广义的小品包涵很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喜剧小品。
本书特色
《小品知识指南(素质教育普及)》由潘秀英主编,主要内容:什么是小品 广义的小品包涵很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它的基本要求是语言清晰,形态自然,能够充分理解和表现出各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语言特征,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喜剧小品。
目录
第一节 小品漫谈
第二节 小品的诞生与繁华
一、惊鸿一瞥引起轩然大波
二、最佳拍档掀起小品狂潮
三、俗中出雅树立鲜明形象
四、百家争鸣创小品新纪元
第二章 部分小品演员介绍
第一节 部分男小品演员介绍
一、陈佩斯
二、朱时茂
三、赵本山
四、范伟
五、巩汉林
六、郭达
七、黄宏
八、潘长江
九、郭冬临
第二节 部分女小品演员介绍
一、赵丽蓉
二、宋丹丹
三、高秀敏
四、蔡明
第三章 小品中语言的魅力
第一节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赵本山风靡全国的东北话
第三节 赵丽蓉老师的唐山口音
一、“说唱”中体现音乐美
二、“乡音”中体现质朴美
三、“变异”中体现幽默美
四、“愚痴”中体现深刻美
第四节 小品经典台词
一、十个经典台词
二、赵本山经典小品台词
第四章 小品的艺术舞台
第一节 小品相声相辅相成
一、小品与相声的区别
二、小品为何如此受欢迎
三、小品是相声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第二节 小品中的东北话
一、东北话的无穷魅力
二、东北话亲近你我
三、用东北话表演的经典小品示例
第三节 二人转给小品带来的影响
一、何为“二人转”
二、二人转的蓬勃发展
三、二人同台,雅俗共赏
四、二人转里的东北特色
五、小品中的二人转元素
六、东北小品繁荣向前
第四节 小品的亲兄弟
一、国内国际溯本求源
二、近代戏剧小品的发展
三、取材生活,超越生活
第五章 小品剧本的灵魂
第一节 小品的创作尺度
一、小品的特点
二、如何写好小品
第二节 深入灵魂的剧情
第三节 创作要与时俱进
第六章 绘声绘色演小品
第一节 小品的组织过程
一、主题鲜明,寓意深
二、事件典型
三、结构精巧
第二节 投入生活做好演员
第七章 小品的表演
第一节 小品表演的要求
第二节 考试中的小品表演的注意事项
一、考生自备小品
二、考生表演要生动、形象
三、考生考试前的准备
第八章 陈杂百味大众品评
第一节 小品所处的现状
一、名家细数灵感来自生活
二、大众品评剧本才是王道
第二节 小品的希望与困惑
第三节 春节联欢晚会的霸主地位
一、春晚推动小品的发展
二、春晚小品三大新看点
三、春晚舞台小品放光彩
第四节 名家说小品的发展前景
第九章 小品艺术的未来
第一节 方言在小品中的艺术
第二节 方言电视小品的艺术魅力
第三节 方言电视小品的发展前景分析
第十章 经典小品文案欣赏
第一节 《相亲》
第二节 《拜年》
第三节 《超生游击队》
第四节 《钟点工》
第五节 《昨天,今天,明天》
第六节 《卖拐》
第七节 《卖车》
第八节 《三鞭子》
附录 小品六大经典形象
节选
第二节 部分女小品演员介绍 一、赵丽蓉 赵丽蓉,1928年~2000年,汉族,出生于辽宁沈阳,家中有六个姐姐,两个兄长,她的年纪最小。 赵丽蓉8岁开始登台演出,1952年进入总政评剧团,后又调入中国评剧团,一直活跃在戏曲舞台上。大多数观众对赵老的最初认识是通过评剧《花为媒》。扮演媒婆的赵老和扮演张五可的新凤霞演唱的“报花名”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评剧舞台上的经典唱段之一。《佩还巢》、《会计姑娘》、《红白喜事》等曾是她的拿手戏。1962年,赵老参加演出的评剧《花为媒》被搬上银幕,后来《杨三姐告状》也被拍摄成电影。虽然赵老是评剧演员,但给广大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的小品。赵老先后一共参加了6届春节晚会,演出作品有:《英雄母亲的一天》、《受谁谁》、《如此包装》、《打工奇遇》、《功夫令》、《老将出马》等都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此外,赵丽蓉还塑造了许多影视形象:《西游记》是赵丽蓉拍摄的第一部电视连续剧。她还在电影《苍生》中饰演了田大妈,电影《红楼梦》中的刘姥姥。1991年,她凭《过年》中的“母亲”一角荣获该年度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以及同年的中国电影政府奖。1992年,她又夺得了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和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大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