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培红
页数:285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
ISBN:97875641314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热工过程是一个受传热、传质等诸多因素影响且具有非线性、强耦合的复杂物理过程。该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未知的不精确、不确定性信息。《热工过程特殊参量的认知建模方法:证据理论的拓展与应用》旨在通过证据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主要)用于解决热工过程特殊参量(无样本参量)认知问题,为实现热工对象的在线可控、在线优化以及提高热工对象的生产能力并降低能耗奠定基础。
《热工过程特殊参量的认知建模方法:证据理论的拓展与应用》可作为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能源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数学与工程等专业研究人员的学术文献,也可以作为研究生的教材或参考读物。同时对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具有参考价值。
本书特色
《热工过程特殊参量的认知建模方法–证据理论的拓展与应用》编著者王培红。
全书共10章。第l章绪论,对热力设备(过程)特殊参量认知的背景及需求进行了描述,介绍了证据理论的概念、框架与认知建模的基本思想。第2章~第6章主要介绍证据理论的拓展研究成果,包括:拓展权函数(第2章)、证据融合独立性假设及广义范数融合法则(第3章)、证据K-NN分类算法及其在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第4章)、证据邻域粗糙集模型及其在属性约简中的应用(第5章)、证据回归多模型建模方法及其在过程预测中的应用(第6章)。第7章~第10章主要介绍证据理论拓展研究成果在热力设备(过程)特殊参量认知中的应用,其中,第7章介绍电站钢球磨煤机料位(无样本)特殊参量的认知建模、第8章介绍电站汽轮机排汽焓(数值模拟样本)特殊参量的认知建模、第9章介绍了电站锅炉NO,排放(有样本)特殊参量的认知建模。在第10章对区间证据理论中最大置信区间的存在性进行了初探,为无法获得数据情况下的无样本参量认知问题奠定了基础。
目录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描述
1.2 证据理论:基本概念及相关计算
1.2.1 证据袁征
1.2.2 证据融合
1.2.3 广义贝叶斯定理
1.2.4 证据决策
1.2.5 模糊证据理论
1.2.6 证据理论的矩阵计算
1.3 证据理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1 证据(信度函数)的解释
1.3.2 证据的构建
1.3.3 证据融合悖论和独立性假设
1.3.4 证据融合计算复杂度的简化
1.3.5 证据理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